二百四十二 园中密语
欣悦家的2025-07-28 17:503,170

  眼下,这两个朝鲜使臣一个是大北派,一个是西人党,自然是各执一词,针锋相对。汉城发生的政变,前因后果在这两人嘴里也是截然相反。袁可立已经大致了解了此时经过,再和这两人耗下去也无益,于是再又详细问讯了几句后,便挥了挥手,叫众人散去。两名朝鲜使臣也着人寻良处下榻服侍。

  接下来,就是袁可立自己的工作了。他要将汉城政变一事汇总,上奏朝廷。他的这一封奏折,将在朝廷那里对整个事件定下调子,因此不可不慎重。

  只是,当众人都散去后,唯独吕涣真依旧跪在堂下不起。

  “金屏,你还有事要说么?”众人已散去,袁可立的口气也缓和了许多,但吕涣真能听出来其中的疲惫。

  “卑职叫袁部堂为难了,心里有愧。”吕涣真回答道。

  她这一句道歉是发自内心的。吕涣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出兵朝鲜的决定是错误的,可她也知道,此举会给自己的上司袁可立带来巨大的压力。朝堂上针对东江镇种种流言纷争和质疑攻讦,一直是袁可立在努力应对,除此之外,他还要协调后勤,尽可能地为东江镇调度更多的资源。

  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应对这如此之多的事务,已经有些精力不济了。

  “起来吧。”袁可立扶额说道,“你闯的祸着实不小,但你这么做,也必定事出有因。随我到后面园子里走走吧。”

  袁可立是万历十七年中的进士,那年他不过才二十七岁,在家乡是绝对的文曲星下凡。可殊不知他出身寒门,家中耕读传世,甚是清贫。他步入官场后,不逢迎、不媚上,全靠着一身的本事和傲骨爬到了今天的地位。因此,他也是个无门无派的孤臣,是大明官场上的异类。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同为异类的吕涣真另眼相待。她是个女子身,却一刀一枪在海外开创了东江镇,以一己之力保留了大明在辽东和朝鲜仅存的影响力。朝中对她的质疑之声,和自己初入官场时听到的是多么的相似。

  正因为如此,袁可立不肯相信吕涣真出兵朝鲜是为了一己私利。他之所以全力支持东江镇和吕涣真,既是为了复辽大业,也是出于同病相怜。

  不过好在,吕涣真此时就站在面前,可以细细问个清楚了。

  和大多数明朝衙门一样,正堂再往后,穿过几进宅子,有个不大的园林。其中有假山池塘,花草亭台,也是个散心的好去处。

  当然,男女毕竟有别。二人的身边,始终有几个丫鬟和小厮跟着。

  袁可立弯腰捡起一粒石子,随手扔进池塘,泛起一阵涟漪。

  “金屏,你是哪一年生人来着?”袁可立开口,问了一句与正事毫不相关的话,也让吕涣真微怔了片刻。

  “卑职是万历三十二年生人。”

  “万历三十二年…”袁可立点了点头,“寻常民间女子,这个年纪差不多该出嫁了,若是早一些的,只怕孩子都有了。金屏,你却是为何要投身沙场呢?”

  “卑职投身军旅,起初是因为秦良玉将军赏识,肯栽培和提拔卑职。”吕涣真如实相告,“后来泰昌元年卑职随川军入辽,在浑河一战中侥幸捡回性命,从此发誓要消灭鞑子,为死去的同袍与百姓报仇。”

  “为此,你与马宣慰的亲事一拖再拖,也没有不甘么?”

  “即使现在回去石柱,了却这门亲事,就能歇了刀兵么?”吕涣真苦笑道,“奢崇明之乱未平,安邦彦又起乱兵呼应。现在的四川、云南和贵州,同样也是战场。”

  “更何况,在鞑子肆虐的辽东,有成千上万的年轻女子活不到出嫁便遭鞑子糟蹋和杀害了。就是成了家的,也被鞑子害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与卑职无法眼睁睁看着这些惨剧发生而袖手旁观。”

  袁可立长叹一声:“说得好,我大明文武若是人人皆有这样的觉悟,辽事也不至于崩坏至此。可是金屏,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你嘴上声称为了辽东百姓而战,可是却在属国动乱之际,出兵占领城池。你这样的行径,要朝中百官、要圣上如何信服?”

  这正是吕涣真亲自来到登州面见袁可立的原因,他要当面说服这位素有威望的老臣在朝堂上为自己辩护,承认东江军对平安北道的控制。或者说,能够让东江镇暂时控制平安北道也行。只要能挺过年底的后金入侵,怎样都行。

  “袁部堂,卑职此举,完全是为了对抗鞑子!”

  “通过入侵属国来对抗鞑子?”

  “若是鞑子来时,依然让朝鲜控制着平安北道,那对于东江镇将是灭顶之灾!”

  说着,吕涣真要来辽东地图,在一座凉亭的石桌上铺开:“袁部堂请看,平安北道与东江镇只有一海之隔,冬日海面封冻,鞑子可从铁山步行攻上东江岛。袁部堂,朝鲜兵力孱弱,连当年渡海而来的倭人都抵御不住,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守住封冻的鸭绿江吗?”

  “即便如此,你也不必行事如此激进啊。”袁可立质疑道,“鞑子来时,东江军前往义州、铁山等地,与朝鲜边军一同抵御,也是一法。”

  “袁部堂,恕卑职直言,朝鲜城墙本就低矮,又大多年久失修,若不整修,决计难以御敌。此时距离年底海面封冻,已没有几个月了。指望朝鲜自己整修已然无望,若是东江镇来整修……那只有控制了平安北道的民力之后方可实行。”

  “朝鲜不肯整修城墙?”袁可立疑惑道,“金屏,鞑子年底入侵的情报,你可报知了那朝鲜国王?”

  “当然派人报知了。”吕涣真再度苦笑,“只是朝鲜国王现在已被西人党软禁,就是他再知道,也无用了。”

  袁可立此时算是彻底理解了东江镇面临的是怎样的困境。为了抵御鞑子,就必须整备防御,为了整备防御,则必须动用民力,为了动用民力,要么让朝鲜政府征发劳工,要么控制平安北道自己动手。

  显然,此时朝鲜王京动乱,中央政府陷入半瘫痪,指望朝鲜整合全国资源抵抗鞑子入侵是不可能的。吕涣真只能接着平叛的名头,自己动手了。

  “我明白了,全都明白了。”袁可立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像是要把这些天积攒的疑虑和担忧都捏散似的“此事为何不事先在书信里说清楚?还要劳你特地跑到登州一趟。”

  “这是为了向部堂大人证明,金屏没有私心。”吕涣真回答道,“金屏知道此举甚是激进,会引得众人猜疑。因此金屏不带兵器,不穿甲胄站在部堂大人面前,就是希望证明,出兵平安北道是迫不得已的保命之举,绝非东江镇想要割据一方,若部堂大人依旧不放心,想要逮捕金屏,此刻,一个小厮、一截麻绳就足矣。”

  看着一袭布衣的吕涣真,袁可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他看中的人,果然最后没有辜负这一番信任。

  “我事先已猜到一二了。金屏,我就知道你不会有负于国家的。”袁可立笑道,“不过之后的事情依然不易,我须将朝鲜的事上奏朝廷——既稳住西人党,又不至于降罪于东江镇。不过,东江镇不可能一直占领平安北道,那毕竟是朝鲜领土。”

  “东江镇不会一直将平安北道握在手里的。”吕涣真保证道,“金屏以为击败鞑子后,下一步就是收复旅顺,重返辽南了。”

  “先击退鞑子再说吧。”袁可立笑着摇了摇头,“别老想得太远,不积跬步,终究还是无以至千里啊。今年夏天你那封鞑子年底将要入侵的塘报递上去以后,朝廷的反应并不大,只是让咱们登莱这边整备军械,相机支援——这只怕还不够吧?”

  “平安北道的朝鲜边军,金屏已尽数掌控,起码现在在人数上与鞑子有一较之力了。至于登莱镇的支援……唉,冬日海水封冻,到时登莱水师就是想要运兵上岸,也是无法呀。”

  “既然兵力不济,粮草方面,我会安排为东江镇全力筹措的。”袁可立说道,“今年海水上冻前,登州会再运一批粮草到东江岛。只要你们撑到海冰消融,登莱镇的支援肯定会到。另外,若有必要,我将上奏朝廷,请求关宁镇走陆路出兵袭扰鞑子,哪怕能稍位减轻你的压力都行。”

  闻听此言,吕涣真心中感动,起身再拜道:“多谢袁部堂费心了!”

  “都是为朝廷效力,如何尽心也不为过。”袁可立摆了摆手“东江镇那边防务还需整顿,你事务繁多,歇息几日便赶紧回去吧。和你一同来的朝鲜大臣朴烨,先留在登州吧。我之后向朝廷上奏朝鲜动乱之事时,此人尤为重要。他叫得越响,你们东江镇出兵平叛的由头就越牢靠。”

  吕涣真离开后,袁可立还兀自坐在凉亭里思索着,一队手持镗钯、哨棒的家丁们从一旁的厢房里走出。为首之人下跪问道:“老爷,小的们迟迟未等到您给的信号。敢问那吕涣真是抓还是不抓?”

  袁可立将手中捏着的第二枚石子轻轻放在了辽东地图之上:“不抓了。她果真是一片兵刃也没带,是个赤胆忠心之人......特地安排你们埋伏在此,到显得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继续阅读:二百四十三 十八磅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万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