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耿,洒家来晚了。”孔有德进门便脱了身上的毛皮大衣,抖了抖身上的雪。“如今吕小娘子下令粮食要定量发放,你小子是哪里来的余粮招待洒家?”
“嘿嘿,城中粮食定量发放,可没说不许在城外寻些食材打牙祭。”耿仲明笑道,“今日上午俺叫身边善射军士在城外打了两只兔子,吕小娘子总不至于把这两只兔子也拿走充公吧?”
“嘿!还是你老耿有法子!”孔有德坐下,撕下一条滚烫的兔子腿,龇牙咧嘴地咬了一口,“快些把酒拿出来,洒家知道你肯定藏了些!”
耿仲明闻言也是咧嘴一笑,从脚下拿出个装酒的葫芦来:“瞧瞧,还是你孔二最懂兄弟我。”
今日是天启三年十一月二十,随着这些日子从鸭绿江北岸逃来东江镇的难民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消息和东江镇塘骑们侦查到的情报相互印证:莽古尔泰的大军正离朝鲜边境越来越近,预计在十二月初便要抵达鸭绿江畔。
因此,吕涣真下令十一月二十一日这天在义州城中召开军议。这几个月来,东江军各营都处在一个分散的状态,基本都在义州、朔州、铁山这三座城池中或周边地区操练新兵、协助防务。
孔有德和耿仲明这哥俩已经快两三个月没聚在一起喝酒了。吕涣真召集东江镇上下所有文武官员召开军议的命令发出后,由于孔有德手头有事耽搁了,他成了最后一个抵达义州城的武官。
“孔二,你们仇字营的新兵操练得如何了?”耿仲明看着孔有德大吃大喝,自己倒只是抿了一口小酒问道。
“就那样呗。”孔有德头也不抬,“按着那《东江镇步兵操典》练出来的兵,起码号令都能听得明白,火器操得也是马马虎虎......只是新兵蛋子终究是新兵蛋子,不上阵见见血,是看不出成色来的。”
“俺们魁字营也差不多。”耿仲明摇了摇头,“就这几个月时间,练不出什么精锐来。也不过是号令勉强能听懂,鸟铳也能使得来罢了——让这些新兵去跟杀人不眨眼的鞑子打,俺心里可真没底。”
“哼,你老耿这畏首畏尾的毛病还是没变。”孔有德又死死咬下一块肉来,“咱们跟着吕小娘子也打了不少仗了,难道鞑子啥样你还不清楚么?都是肉做的身子,难道天灵盖还能挡刀子不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老耿可别在这个节骨眼上掉链子。”
“俺又不是怕了鞑子!”耿仲明被孔有德这么一怼,也有些急眼了,“俺只是......哎!孔二你还没看出来么,咱们东江镇现在可是情况不妙啊。且不说那鞑子,就说咱吕小娘子出兵占了朝鲜土地,这事儿要是捅到皇帝老儿那去,咱们可都要遭殃的!”
“天高皇帝远,他北京城里的端坐的朱皇帝,奈何得了我们什么?”孔有德一口干了杯中酒,依旧是面色如常,“洒家倒觉得吕小娘子这事儿做得对!不占朝鲜的城,难道要指望朝鲜人把鞑子挡在东江岛外?只要有鞑子可以杀,洒家才懒得理会那朱皇帝怎么想——反正他们从来没把咱们辽人当人看!”
“嘿!小声些!”耿仲明赶紧制止道,“这些话咱们兄弟关起门来讲就行了,别叫外人听见!”
“东江军都是辽人弟兄,怕他们听去了做甚!”
耿仲明无奈,只好又给孔有德倒了杯酒,好堵上他那惹是生非的嘴:“俺是担心此番咱们弟兄奋勇杀敌了,也得不到朝廷的奖赏,反倒要受罚。到时候寒了众将士心,以后谁还肯豁出性命杀敌?”
“那不是你我该考虑的事了。”孔有德摇了摇头,“洒家只知道,这次鞑子来得浩浩荡荡,若不拼死一战,恐怕性命都要交代在这里。至于什么赏罚,那是战后才有的东西,再说了,吕小娘子何曾亏待过咱们弟兄?”
耿仲明也将杯中残酒喝完,说道:“也罢,先杀退了鞑子,挺过这段再说!”
第二日上午,吕涣真所暂时居住的义州府衙击鼓聚将,东江镇文武官员皆前往此处参加军议。
这次军议,是难得的全东江镇上下聚得最齐的一次。东江军八营及塘骑队将领全部聚齐,就连全哲、柳诚庸、杜范生等朝鲜官员也在场。除此之外,极少在人前露面的安民司主事沈猫儿也参加了军议;民政厅主事许缨以下,屯田司江济财、安民司宋应星、海关司孙成也都暂时放下了手中事务,从各地赶来聚集于此。
当然,吕涣真本人的幕僚黄承中和汤若望二人也侍立左右。
除了以上人等外,本次军议还有各营副官的参与。由于东江军正兵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极速膨胀到一万人,再加上之前的旅顺之役中有不少优秀的中层军官涌出,因此吕涣真命令各营长官举荐和提拔副官,以完善指挥链。
天字营张凤仪的副官是秦大红,二十三岁,是与她同样幸存到如今的十四名红字营老兵之一。当年在四川时,秦大红和妹妹秦二红还只是张凤仪队中的鸟铳手,可是经过浑河大战的洗礼和这么些年的沙场征战后,秦大红已成长为张凤仪可靠的亲信和助手。张凤仪举荐的是红字营老兵,吕涣真自然欣然同意。
火字营尚可喜举荐的副官名为王辅,二十五岁,此人是典型的辽东难民出身,在吕涣真天启元年袭取镇江后便加入了吕涣真的队伍,甚至资历比尚可喜本人还深。在尚可喜刚刚上任火字营时,他利用自己的老资历为尚可喜帮了不少忙,本身在军士威望也颇高。即便吕涣真不提拔他,他在火字营中也已经是公认的二把手了。
忠字营尚学礼举荐的副官名为陈继盛,四十一岁。他的名字甫一出现在纸上,吕涣真就认了出来,他就是历史上在毛文龙死后继任的第二任东江镇总兵。只是在现在的时间线上,他没办法通过嫁女儿的方式快速取得升迁了。但他依旧在东江军的历次战斗中表现出色,仅凭战功也足以做尚学礼的副官了。
魁字营耿仲明举荐的副官是黄承瑜,二十岁,没错,就是化名为黄承瑜,假托黄承中胞弟身份在东江军军中效力的熊廷弼之子熊兆珪。其实黄承瑜加入东江军的时间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参加过的大战也只有年初的旅顺之役。但是黄承瑜作为基层军官表现出色不说,其出自官宦之家的文化素养颇高,也实在是军中罕有。
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耿仲明想要巴结黄承中。由于黄承瑜的身份藏得极好,所有人都真的以为他是黄承中的胞弟。副官这个职位,肯定是比普通将士们离前线要远一点的,人身安全有保障,耿仲明特地举荐他,也是希望黄承中这个吕涣真的身边幕僚能给自己多说些好话。
当然,黄承瑜本身文武双全,经历过战场考验,又是熊廷弼之后,吕涣真对他期待颇高,因此准了耿仲明的举荐。
仇字营孔有德举荐的副官名为张盘,二十七岁,他与其他加入仇字营的弟兄一样——全家都被鞑子杀害,只剩下了孤身一人。吕涣真在史书上读到过此人,他在原本的时间线中是毛文龙麾下纵横辽南、与金兵周旋的一方大将。于是吕涣真毫不犹豫地准了孔有德的举荐。
闯字营张小武举荐的副官名为朱家龙,三十岁,镇江堡人。原本在镇江堡时就是大明辽军的一名伍长,后加入吕涣真的队伍。在天启元年从镇江堡撤退到朝鲜时,他全家人因跟随吕涣真撤退而得以保全,现都居住在东江岛上。因此他对吕涣真和东江镇忠心耿耿,又是多年行伍,所以被张小武举荐。
石字营尚可进举荐的副官名为李矿,二十三岁,此人与孔有德一样,是镇江堡附近的矿工出生,吕涣真镇江大捷后加入队伍,他的家庭情况和孔有德差不多,母亲妻子都在金军对矿村的突袭中被害,仅余下当天和自己一起出工的老父亲还在世。李矿自加入东江军以来,除了旅顺之役整个石字营留守东江岛他未参加以外,其余所有战斗均有参与、不论资历威望,都足以胜任副官位置。
海字营昌献奇所举荐的副官名为曲承恩,此人是广鹿岛渔民出身,天启元年吕涣真出兵辽海诸岛时,他是与黄台吉所部英勇奋战的辽东义民之一,后加入东江军,因熟稔辽海水文被分配到了海字营。并在历次巡逻、运输任务中领导多艘战船单独行动,能力出色,因此受到了昌献奇的举荐。
一众文武人等,密密麻麻地都来到了义州府衙的正厅中。吕涣真早已在正厅中间安排了一张长桌,一副巨型的辽东与朝鲜交界地区的地图在桌上铺开。
众人还想先分列行礼,吕涣真却直接抬手制止:“诸位,繁文缛节不必多做了。鞑子已近在眼前,时间有限,今日不论官职大小,人人皆可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