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五 革职
欣悦家的2025-07-28 18:412,176

  焦炯的到来,的的确确地提振了众人的士气。将士们得到了朝廷的封赏自不必说,难民百姓们也切实看见了朝廷并没有抛弃他们,先前的不少流言蜚语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这挤满了好几万人的长生岛上,唯一一个郁闷的人是黄承中。在焦炯带来的圣旨中,东江军众将士皆是升迁,唯有黄承中是被革了职。

  是的,或许连东江镇的众将士都忘了,黄承中是当年受恩师熊廷弼举荐的东江按察佥事,百分之百的朝廷命官。然而不论是在朝廷内部,还是在东江镇,他都是个不起眼的存在。以至于当初熊廷弼被捕下狱,朝中大肆清算所谓“熊党”的时候,竟忘了在这孤悬海外的东江镇,还有黄承中这么个小官。

  如今熊廷弼案已过去了近两年,朝中才想起东江镇还有个黄承中来。不过此时魏忠贤有意在重开海贸一事上倚仗东江镇,黄承中又是个小官,不值得大操大办。因此,朝中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黄承中坐熊党之名,削去一切官职,只保留举人功名,遣回原籍。

  长生岛上,黄承中协助吕涣真,在处理民政事务上帮了大忙。就连孔有德和耿仲明这种原来看不起黄承中的,现在也不得不承认他的重要性。如今在打了胜仗,封赏全军的背景下,黄承中得了个革职的下场,大多数人都觉得有失公允。

  而此事对黄承中本人的打击更是巨大,他师从熊廷弼,苦苦追寻御虏之策,结果恩师蒙冤下狱,最终惨死。自己在这东江镇,好不容易才看到些曙光,能亲手为百姓做些实事,结果却等来了一纸诏书,断了前程。

  焦炯离开的当日,大帐议事时,吕涣真就看出黄承中有些魂不守舍了。二三日过去,他的眼眶已然乌黑,想必是夜里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终于,第四日傍晚大帐议事已毕,黄承中单独留了下来,向吕涣真辞行。

  “这些日子与吕总兵共事,小人受益良多,只是小人现在已不是官身,无法再为吕总兵做事了......因此特来向吕总兵辞行,克日返乡。”

  该来的还是来了,只是吕涣真万万不能放他走。东江镇有不少兵将,读书人却是稀缺,这黄承中在东江镇待了两年,熟悉内情,又是个有抱负的士子,人品可靠。旅顺战后,吕涣真累倒,使得她明白自己不能事事亲力亲为,身边必须有参谋相助。

  而黄承中,正好就是个合适的参谋人选。

  “你前程尚未断绝,为何着急返乡?”吕涣真问道。“还有,不必自称小人,你这两年来随着东江军征战多次,也算自己的袍泽弟兄,何必见外?”

  “小人......在下已没有什么前程可言了。”黄承中长叹一声,“熊老蒙冤,摊上了传首九边的大罪,在下是熊老的学生,朝中人人皆知。如今被革职,怎可能被再度启用?”

  “那你归家之后,又有何打算呢?”

  “家中还有些田产,这些年家中有兄弟经营着,吃穿不愁,说不定还能接济些给我师娘。”

  “然后呢?”

  “什么?”

  “就这样了此残生?”

  这四个字对黄承中来说分量很重,他今年二十四岁,在辽东多年,阅历不可谓不丰富。让他回去过那一眼看得到头的生活,简直残忍。

  “或许......还能进学吧。圣旨并未断绝科举一途。在下回家潜心苦读,或许能搏个进士功名。”

  听着黄承中这不确定的语气,吕涣真就知道这种可能性有多渺茫了。且不说他能不能考上进士,就是考上了,他这个熊党的帽子扣在头上,谁敢提拔他?

  况且,大明王朝已经气息奄奄,黄承中即便回家苦读十年,高中进士,官运亨通,最终的结局不过是为腐朽的王朝殉葬罢了。

  “你自己也知道,你身背熊党的污名,即便中了,也做不成官。”吕涣真看着黄承中的眼睛,“留下吧,在东江镇为我做事。”

  “可是......”

  “你在朝中的前途断了,但是在东江镇,你或许能一展抱负。”吕涣真打断他道,“想要彻底消灭鞑子,我们现在这几千号人是不够的,东江镇今后还要不断扩张,我的身边需要幕僚参谋。”

  “吕总兵的意思是,要收我做门客?”

  “可以这么说吧。东江镇从建立的那一日起,使命就是彻底捏死鞑子的威胁。你被打成熊党,仕途无望了,但是我们会一同灭了鞑子,你的名字可能不会出现在缙绅名册上,但是未来会出现在史书上。”

  这是在画饼,吕涣真知道,努尔哈赤和黄台吉不是好对付的,也许未来有一天自己会在对抗后金的战斗中兵败身死也说不定。但是对于黄承中这样有抱负的士子,名垂丹青是致命的诱惑。他可以在战斗中殒命沙场,也可以在得胜后兔死狗烹,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现在吕涣真将这个机会摆在黄承中面前,选择战场,一切都是未知,但总好过一辈子的皓首穷经。更况且,恩师熊廷弼正是因辽事而下狱身死,消灭鞑子,也是熊廷弼的遗愿。

  黄承中嗫嚅了几声,他心动了。

  “你若返乡,就凭家中那些微薄产业,要如何接济熊夫人?她身受锦衣卫迫害,除非熊老平冤昭雪,否则你黄承中几乎什么都做不了。灭了鞑子,我们就有机会给熊老正名,熊夫人得救不说,他的两个孩子也能从此光明正大的活在这个世上。”

  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念及蒙难的熊家,黄承中红了眼眶,跪倒在地上:“吕总兵......”

  这事成了,“不必那么生分,像其他人那样叫我吕小娘子就行。”

  “吕小娘子!若是吕小娘子能够灭了鞑子,熊老能够昭雪,在下黄承中,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眼看黄承中答应,吕涣真赶忙欣喜地将他扶起。以前的黄承中是东江按察佥事,始终和其他将士们隔着一层关系。如今他身为自己的参谋幕僚,总算是个清清白白的自己人了。

  “你愿意加入,长生岛上这许多百姓,我可就放心多了。”吕涣真说道,“几日后,我将坐船去天津一趟,我不在时,长生岛就交给你和凤仪了。”

  “天津?敢问吕小娘子去天津做什么?”

  “去见一个人。”吕涣真神秘的笑笑,“解决今后东江镇百姓的吃饭问题。”

继续阅读:二百二十六 高朋满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万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