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回去的路上,高年年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
那个男的跟她姐,两人往下面一站,反正那感觉,那气氛,看起来怪腻歪的,委实不像普通的上下级。再说了,他们去见客户,明明自己开车更方便,却坐的出租车,有些叫人费解。
还有昨晚高岑那通电话,当时她都睡了,迷迷糊糊也没多想,现在回忆起来,她姐那么个口齿伶俐的人,一件简单的事情,愣是在电话里絮叨了半天,头脑不清似的。
左右都想不明白。虽然高年年猛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误打误撞碰触到高岑的秘密,但她并没有刨根问底的意思。她百分百相信高岑有自己的判断力,无论高岑做什么,她都觉得那是高岑的私生活,选择什么样的配偶,什么样的人共度人生旅程,都得她姐自己拿主意。
近来这几个月,高年年跑到高岑这儿的次数不少。除了周末,小夫妻俩平时不怎么在家里吃晚饭,要么在外面应付一顿,要么就借着看“富贵”的名义到和会街蹭吃蹭喝——以前嫌烦,现在倒上赶着往高岑身边凑。
贺文华今天不用出去拍摄,高年年下班后顺道接了他一起走。贺文华问她去哪边,她说:“中午我去了趟和会街,这会儿还是回桥北吧。”
两人没早些告诉王翠屏,车开到自己家院子外面,王翠屏正跟小区里几个带孙辈的老太太们坐在附近凉亭里聊天。看到他们的车,王翠屏立马坐不住了,急急忙忙跑回来:“怎么也不提早说一声,我这都没准备晚饭。”
他们俩不在家,王翠屏自己就打算煮挂面,她中午吃的还是早上剩的粥。
高年年说:“妈你别忙,晚上我们随便吃点就行。”
“那哪儿成?”王翠屏说,“哎,家里电饭煲煮饭快,来得及。我先淘米,过会儿再到门口卤菜店去买几个凉菜,冰箱里剩了半个南瓜,还有西红柿够烧个汤。”
王翠屏做起家务活来手脚利落,高年年跟贺文华要上前去帮忙,她把两人都推出去:“厨房就这么大点地方,站都没地方站,你们上了一天班不容易,赶紧去歇着。”
一番忙碌下来,不过半个多小时,等饭煮熟,卤菜买回来,蔬菜也已经炒好。三个人,五菜一汤。饭菜摆上桌,王翠屏拿着筷子出来。
筷子分完,却平白多出一双。王翠屏站在桌边一拍脑门,好像想到什么喜事似的,兴奋喊:“瞧我糊涂的,数都不会数,三个人拿了四双筷子。老话怎么说来着,我们老贺家这是要添子了——”
她的演技实在不过关,动作也太浮夸了些,夸张到高年年都没眼看。不过用不着高年年开口,贺文华就反驳道:“什么添子,妈你是不是想我爸了,明天让我爸过来,咱家里不正好有四个人。”
王翠屏差点被自己儿子气得一口气没提上来,瞪了贺文华眼,骂道:“就你长了张嘴,你爸要忙螃蟹塘,哪有时间?”
骂儿子,王翠屏却时不时往一声不吭的儿媳妇身上瞟两眼。她这个儿媳妇,可是人精,动辄不轻易开口,反正有她那个傻儿子当“马前卒”。儿子不跟儿媳妇好好过日子,她肯定不乐意,但这太听媳妇的话,不向着老娘,她也不见得多高兴。老太太就是这样纠结。
王翠屏始终觉得,他们夫妻俩不肯生孩子,有一大半的责任都在高年年身上。高年年要真怀上了孩子,依着她儿子那个稀罕劲,还能把孩子打掉不成?王翠屏又往高年年肚子瞅去,偏不知道,她究竟能不能怀?
高年年被王翠屏这“饥渴”的眼神盯得头皮发麻,没忍住踹了贺文华一脚,暗里叫苦,不知道老太太这回又想折腾什么?
其实高年年对王翠屏还是很感恩的,当老婆婆,做到她这个份上,任谁都没话说。不过这一天天的,冷不丁就给你闹出点动静,还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哪个都吃不消!
一顿饭吃得异常安静,大家心里都不太平静。王翠屏吃完饭把碗收走,也不要他们插手,洗完就捂着肚子回房去了。
高年年注意到,皱眉压低声音问贺文华:“上回妈什么时候去体检的?”
贺文华想了想:“我记得是去年九、十月份吧,过段时间,我把我爸也接过来,让他们一起去做个身体检查。”
高年年“嗯”声,总觉得不大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