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聚会是班上几位同学组织的,高岑这个“老班长”完全没出力,地点选在新街口那边的狮王府。当年高中毕业聚餐也选的这家,不过那时还是在湖南路狮子桥那边的店。一晃十几年过去,湖南路已不见昔日繁华,原先那家店更是早就迁移。
班上四十九个人,今天算上家属,也就只定了三桌,到场的人连一半都没有。
也难怪,大家基本都是南京本地人,南京人的恋家是毋庸置疑的,除去几个老同学出国或者去北上广深定居,留在南京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都在一个城市,交情好的,早私底下聚了,怎么可能隔个十几年才碰面。
高岑去得不早也不晚,同学会比高岑想象得要无趣些。跟往日相熟的同学聊天,时间久远,大家彼此间也似乎隔了那么一层,讲出的话都流于表面。不过气氛始终都很热烈,毕竟同窗三年,聊起那段日子总归别有一番滋味。
中途某位同学进来,包厢里更是热闹了好一会儿。这位老同学大学毕业后跟人合伙创立奶茶餐饮品牌,他人本身活泛,也是运气好,正巧赶上奶茶行业的风口,几轮融资下来,如今国内加盟门店超过2000家,据说身家早就过亿。
其实他没来之前,大家的话题也已经落在他身上,毕竟今天的酒水都是他赞助的。就前几分钟,坐在高岑不远处的男同学还在讲:“16年那会儿吧,张宁给我打电话,说八万块钱让我拿下南京的总代理,我没投,主要那会儿毕业没几年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说完叹口气,话里话外尽是遗憾。
等张宁一来,大家成群地围上前去,又是握手,又是叙旧。高岑原也想着去打声招呼,多结识人总归不是什么坏事。刚站起身,却忽然听到有人喊了声她的名字:“高岑。”
那人与张宁一同进来,本来他们在楼下碰见还聊了几句。可这会儿毫无疑问的,站在张宁旁边的他直接被大家给遗忘了。他倒不觉尴尬,绕过众人,一眼便看到高岑。
高岑侧过身来,愣住,很快笑了下:“耿宇,好久没见了。”
当真有好些年没见,连两人曾经的合照都因为换了手机而丢失,还好前两天她翻出同学册恶补过。他倒没什么太大变化,身材没发福走样,只是肉眼可见的“成熟”了,穿了身藏青色的polo衫和卡其色长裤,戴副黑框眼镜,看着朴素又稳重。
“有十二年了吧。”
耿宇在高岑身边空着的位置坐下,周围并没有人起哄。一来是不少人的注意力还在张宁身上,二来老同学们大多不知道这两人搞过对象。
高中三年他们几乎没什么交集,还是上了大学,高岑常趁着空闲跑到五台山那边的先锋书店看书,碰到耿宇几回,后来才知道他家就在附近。也是那时,两人才逐渐熟稔起来。
“是啊。”高岑大大方方回他,当年分开的时候没有纠缠不清,过去这么些年心里更是坦荡,当下也不觉尴尬,又随口问,“你还在二十九中那块儿?”
“嗯啊,你呢?”耿宇应道。
“我就在公司上班,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不能跟你比的——”高岑说,“你们好歹还有寒暑假。”
“都差不多的。”耿宇笑了笑。
寒暄到这里,便结束了。
倒是吃饭的时候,高岑听见耿宇跟老同学谈话,得知他到现在还是单身。闻言她诧异地扭头看了眼耿宇,这个却是没想到,她以为他早该结婚了,起码他的性格不至于这般“叛逆”。
耿宇察觉到她的目光,回过头来,顿了下问:“高岑你呢?”
“暂时还没遇到合适的。”她耸耸肩,满不在乎地回,可神色却不大自在。刚才说这话时,不知怎的,脑子里却闪过路季南的样子,不应该的。
耿宇恐怕也有些吃惊,视线下意识在高岑身上多停留了两秒,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
吃完饭,从出来饭店已经是下午三点多,只有几个同学约好去唱歌,其他人都没有打算继续赶第二场。到这个年纪,大家基本都各有家庭,即便是周六,也要陪老人、陪孩子,能抽出身便是不容易。
高岑准备直接回家,说不准明天还要到公司加班,下周公司去千岛湖团建,她手上有些工作要处理完。临走前她被耿宇喊住:“高岑,我刚申请加你微信,你通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