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间真敞亮。”
英子不由感叹。
“别傻站着了,咱们坐下说话。”
阮梨拉着英子的手,一起坐在贵妃榻上。
两人也是好久没有这样坐着聊天了。
英子的手干净,粗糙。
看出来是用心洗过的,只有手指头上被染色的地方再怎么用力洗,一次也是洗不干净的。
阮梨的手也曾这样过,不戴手套和不用工具摘花手就会变这样。
摘花时,植物汁液沾到皮肤上,不光会染色,还会刺激到皮肤,有的甚至会过敏,出现灼伤、红肿和起水泡等现象。
还好阮梨皮肤耐造,没有出现过以上情况。
“给你看看我用的面脂,很好用。”
阮梨起身,从梳妆台上拿了一盒面脂过来坐下。打开盒子,挖出一坨晶莹剔透的面脂就往英子的手上抹。
英子使劲儿往回缩手,被阮梨抓回:“别动,小心蹭到衣服上。”
英子有点儿抗拒:“这么好的东西,给我用浪费了。”
“有用就好,一点儿也不浪费。我这还有很多,等下你回去的时候先带两盒去用,用完再来我这里拿。对了,你顺便帮我给五月、红梅和彩云她们一人带上一盒。”
不是她不愿意一次性多给,而是这面脂最好是在半年之内用完,给多用不完就怕放久了效果会打折。
村里的姑娘多,除了英子,阮梨熟悉的就这么几个,其他的都没什么印象。
五月和彩云这会儿在家里的面脂作坊帮工,红梅之前在和镇上一户人家的相看,也不知道定亲了没。
“这怎么行,我不能拿。”英子连忙拒绝。
开玩笑,这东西抹上去凉凉的,很舒服,而且她的小黑手已经肉眼可见的变水润了。
这么好用的东西不用想一定很贵,她才不要梨子破费。
“咱俩之间不需要这么客气,给你你就拿着,不值几个钱的。你用来抹脸和抹手都行。”阮梨自己就是做面脂的,哪能让自己的小姐妹没有面脂用,必须安排上。
“你平时摘花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尽量戴上草帽裹上帕子,不要晒到脸,不出半年,你的小脸蛋就会变得白白净净。”
阮梨都想现场给英子洗个脸,再敷敷自制的面膜。
瞧这小脸,黑红黑红的。
这时,丁三端了点心和茶水上来。
英子也不跟阮梨客气,吃吃喝喝好不快乐。
反正人情已经欠下。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吃起。
真好吃。
特别是这个她叫不上名来的小点心。
“梨子,这个真好吃。你过的真是神仙日子。”
住的好,穿的好,吃的好,能读书,能学射箭,出门还有牛车代步,甚至还能骑马,这不是神仙日子是什么?
阮梨:这就是神仙日子了?那是你没有吃过炸鸡火锅小龙虾,配上啤酒奶茶肥宅快乐水。
阮梨想起了自己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
也不知道林教授现在过得怎么样?
有没有出科研成果?
希望她身体康健,万事如意,多得几个得意门生,在自己的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就。
说起来,阮梨好像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世界,很久没有想起以前宿舍、实验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快节奏生活。
还是那句话:来都来了,那就好好活着呗。
阮梨很快从自己的思绪中跳出,心神回归。
“神仙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他们吃的那仙桃仙果仙丹啥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味,好不好吃。”
阮梨调皮道。
英子震惊了:“啊,真的吗?那他们真可怜。啊,呸呸呸,不可怜,不可怜,一点儿也不可怜。”
英子说着急忙站起,朝四方拜拜:“各路神仙莫怪,莫怪。”
阮梨都被英子虔诚又老气的摸样给可爱到了。
过年过节,家里孩子不小心说个“死”啊“穷”啊啥时,吴婆子就会像英子这样拜拜,再来一句: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各路神仙莫怪。
以前她是不信鬼神之说的,现在么……
反正,心存敬畏是没有错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村里的八卦:
赵老头老两口见赵二狗媳妇挣银钱了,就想认回赵二狗一家,赵二狗不愿意。赵二狗当初是被老赵家给踢出家门的,算是净身出户,阮家看他们两口子日子艰难,才给了赵二狗媳妇一个帮工的名额,她这会儿在面脂作坊做工,干活很实诚,从不偷奸耍滑。
李三奶奶家的母鸡把蛋下在了英子堂叔家的草垛里,两家人为了鸡蛋的归属问题差点动手,最后鸡蛋打碎了,谁家也没得到。
红梅已经和镇上相看的那家定亲。
……
两个气味相投的姑娘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
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
眼看天色已经黑下来,英子才带着阮梨给小姐妹们的面脂,依依不舍地回家。
阮梨和江小月把她送进田家的家门,才返回。
回来还不能休息,没看已经有人在挑灯夜读了嘛。
章明石这个卷王,卷得家里这几个小的也一点儿也不敢松懈,她和大哥也不例外。
三叔苦读,是因为他准备参加今年八月在省府甘州府举行的解试。
这个大石头,这用功劲儿,好像要参加解试的是他一样。
那勤奋劲儿,把她和大哥秒成了渣渣。
阮梨气愤。
关键陆先生还特高兴。
有天赋又知道努力的学生哪个老师能不喜欢?
陆先生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看那架势是要教个状元郎和才女出来。
阮梨扶额:在下不才,性别女。
当然,陆先生想象中的状元郎肯定是石头哥,她和大哥没那个能力,陆先生也没指望他俩。
他们还有心思学习,连李正行也在,看来今天进山游玩还是不够累。
他和三叔在书房,大哥和石头哥在正房西里屋。
陆先生这个先生是两个房间来回跑,两边都要抓,两边都要硬。
也是够他忙的。
三妹和两个表妹,以及弟弟们都已经休息,就二妹阮桃这个女卷王还在写字。
问她为啥不在自己房间写,回答说是为了省油,油灯里的油。
阮梨:……
穷人乍富,刻在骨子里的节俭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腐蚀掉的。
阮梨决定,找个日子带着二妹去城里体验一把买买买的快乐,让她自己体会体会省那点儿灯油到底值不值得。
等做完功课,送走了章明石和李正行,一家人坐在一起回顾今天这一天的事,反思有没有待客不周到的地方。
这事,爷爷和奶奶这两个当家人很在意。
三叔参加解试,如果榜上有名,那么以后家里待客的次数将会越来越多。
两位老人就想做好后勤工作,不要因为家里哪里没有做好而得罪了人,给小的们拖后腿。
阮梨可以理解,并支持。
还好今天一切顺利。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三叔去府城的日子。
因为陆先生决定带着他的学生们出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开阔开阔眼界,所以阮梨也在这次府城之行的队伍里。
江小月沾阮梨的光,也凭着一股子大力气战胜了丁三,得到去府城的机会。
她的主要任务是照顾阮梨,晚上陪着睡觉,上茅房时也陪着。
这是吴婆子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
有江小月陪着,她更放心。
阮梨:……又不是小学生,上个茅房还要结伴同行。
为了这次考试,阮家也是做足了准备。
一向精打细算的吴婆子大手一挥,买了两辆马车,那豪横样,直接惊动了全村。
马是现成的,就王员外那三家的败家子们贡献的。
不说马车进村那盛况,就跟现在你开个劳斯莱斯进村一样,围观的人都能挤得水泄不通,谁都想上来摸一把。
村长李老头恨不得在村口放一堆爆竹,庆祝一下他们村的第一辆和第二辆马车。
虽然阮家的马车简陋,看着也没有白府的马车金贵,但这毕竟是村里自己人的,莫名有股自豪感。
还有,你看,白府的马车谁敢上去伸手摸一下?
“我说老哥哥,我家那小子这次可是有福了,沾了你家的光,能坐着马车去赶考。老弟我打从心里感激啊。”李老头庆幸自己抱上了阮家这个大腿。
这不,他家小儿子不仅能在阮家蹭学,还能蹭车。
况且这一次同去的这么多人,都是自己村里的。
把小儿子交给他们,他放心。
毕竟这队伍里能耐人多。
章猎户家的石头那是能打死野猪的人,出行都带着弓箭。
还有阮家的小月丫头,听说力气很大,一脚就能踹倒一堵墙,不带脚软的。
还有这阮家的大孙子和大孙女也都背着弓箭,听说每天都在练习,想来技术还行。
这一伙人上路,要是遇到个拦路劫道的,都有可能反打劫回去。
并且有陆先生同行,路上还能临阵磨磨枪。听说陆先生在府城有同窗,他们在府城的住处已经由这个同窗安排好。
所以,他是一万个放心。
阮老头嫌弃李老头没眼色。
这个时候不多跟自家儿子交代几句,缠着他干嘛。
没看他急着和儿孙们说话,没空理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