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暖男
转眼就是第二日,阮梨和阮家兴又往杏林堂送了一批野菊花和婆婆丁。
他们是跟着阮进文一起坐牛车去镇上的,阮进文要给三个读书的小子买笔墨纸砚。
三人出了杏林堂,就直奔镇上唯一的一家卖笔墨纸砚的铺子。这是一家杂货铺,笔墨纸砚只占了柜台的一角。
这个时代的书本和纸笔墨皆贵,一般人买不起,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读不起书。
阮进文买了六支毛笔,三大三小,三块墨,三个砚台,十五张稍微白净的纸,还有一沓暗黄粗糙的纸,就这些就花了二两多银子。
纸张都是大张的,得买回去自己裁。
掌柜的把两样纸都放在一起,卷成一卷,用绳子捆住,这样好拿,也不容易弄皱弄坏。
阮进文给了掌柜银钱,将装着笔墨砚台的盒子放到阮家兴的背篓里,自己抱着那卷纸,三人出了杂货铺。
阮家兴背着背篓,连走路都小心翼翼地,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摔个跟头,摔坏了背篓里面的东西,那可是二两银子啊……
阮梨看得想笑,又笑不出来,这都是贫穷惹的祸。
三个小子在家是望眼欲穿,终于等到了阮进文他们回来,他们一路从家门口跟到了堂屋。
阮进文把东西一样一样地拿出来,分成三份摆在了桌子上。
阮家和、阮家康和阮家安三个都规规矩矩地站好,两眼放光,盯着放在桌子上的笔墨纸砚,等着吴婆子给他们发。
吴婆子先做了个发言,大意就是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要他们不要辜负家里的期望,好好读书之类的。然后示意阮进文可以发东西了。
三个小子这才一一上前,接过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文房四宝,谢过吴婆子和阮进文,欢天喜地地抱着东西回屋了。
林氏给进镇的三人留了饭,阮进文吃完饭就回了县学,阮梨和阮家兴去折腾面脂和花露。
这日散学,章明石冷不丁来了一句“我明日进山。”
阮家兴一听,差点儿一蹦三尺高,“石头哥,老时辰老地方,我等你。”
阮梨:“……”这货不是她大哥。
章明石:“自己带上下套的绳子。”
阮家兴:“知道了石头哥,你快回去吧,天都黑了。”他当然不会忘带绳子,他都已经想好了,明日专门套野鸡和野兔。
第二天,虽然章明石没有邀请阮梨一起进山,但她惦记着山谷里的花朵,就厚着脸皮背上背篓,也没管章明石乐不乐意,跟着阮家兴一起去了。
章明石在村口看到阮梨一点也不意外,这丫头上次去就很喜欢那个山谷,恨不得住在那里不回来,她能错过这次进山的机会才怪。
阮梨看他背上背着一把弓箭,手里又拿着一把,觉得奇怪。
章明石把手里的弓箭递给阮家兴,道:“给你用,这是我以前用过的弓箭。”再把箭袋也给他,箭袋里还装着几只箭。
幸福来得太突然,阮家兴拿着弓箭有点儿不知所措。
阮梨提醒他,“哥,你不谢谢石头哥啊?”
阮家兴回过神来,激动地抱住章明石,“石头哥,你就是我亲哥。”
阮梨扶额:“……”这个二货大哥。
章明石嫌弃地推开他,说了声“走吧”,就独自大步向前走开了。
三人直奔山谷。
这正合阮梨的意,上次她没时间摘鲜花,这次她要摘个够。
山谷里还是和上次来时一样,鲜花盛开,野鸡野兔窜来窜去。
章明石先在山谷转了一圈,才教阮家兴射箭,看他掌握了基本技巧,就让他对着树干练习。他去查看这附近的陷阱。
阮梨直接开摘,只摘野菊花。她也不喊阮家兴帮忙一起摘,喊了也没用,他的心思现下全在射箭打猎上,虽然一射一个空。
花丛里蜜蜂飞来飞去,这么多蜜蜂,那这附近应该有蜂窝才是。蜂窝是好东西,既有蜂蜜吃,蜂蜡还能做面脂和口脂,就是不好取。阮梨喊阮家兴帮她留意着。
章明石回来,手里提着一只兔子和两只野鸡。
他将兔子和野鸡放到地上,就拿着弓箭站在山谷另一侧的狭缝那里张望。
这是怕野猪过来?
这样的话,把那狭缝堵上不就可以了?
可惜,虽说是狭缝,那也有两人并肩那么宽,这要堵上得用多少的石头,而且这山谷里也没那么多的石头。
阮梨想说自己想多了,还是安心摘菊花吧。一个人要摘满两个背篓,够她忙的了。
阮家兴跑到阮梨跟前,道:“大妹,我在那边看到了两个蜂窝。”蜂窝很大,高高地挂在树上,他不敢爬上去取,怕被蜜蜂蛰。
阮梨道:“大哥,你把蜂窝的大致位置记下,咱们下次来再取。”一没工具二没防护的,她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阮家兴生怕阮梨喊他摘野菊花,丢下一句“知道了,我去打兔子。”就跑了。
阮梨在他背后喊:“大哥,你能射中树干了吗?”那么粗个树干立在那不动你都射不中,你还要射兔子去?能射中才怪,除非兔子四肢瘫痪在你脚下。
阮家兴脚下一个趔趄差点跌倒,身后传来阮梨充满恶意的大笑声。
午饭,三人吃的是烤野鸡和林氏准备的韭菜鸡蛋盒子,吃完继续干活。
阮家兴在章明石的指导下和阮梨的刺激下,进步神速。
能射中树干了。
眼见阮梨摘满两背篓野菊花,章明石提议回家。
阮梨还想着捞两条鱼带回去吃呢。为了捞鱼,她都带了个自己做的小渔网,带上不用,就是浪费。
章明石和阮家兴只得陪她去捞鱼。别说这渔网还真好用,几网下去,就捞到了四条四五斤重的草鱼,小一点的都放了回去。
这么多鱼,捞出去卖也能卖不少钱吧。
回家的路上,阮梨问章明石:“石头哥,你早就发现了山谷,怎么不把鱼捞上来卖掉?”
章明石回她:“鱼肉腥味重,也没有野鸡野兔值钱。”再说从山谷把鱼带出山去也不容易。
阮梨看着他身上挂着的三只野鸡两只野兔,闭嘴了。
阮家兴也学着章明石,把他的猎物—一只兔子挂在腰间。别想多了,兔子是他下套逮到的,不是射到的。
他背上背着小背篓,手里提着四条鱼,大背篓在章明石的背上。
今天没有猎到大些的猎物,章明石就帮着阮家兴背着大背篓,阮家兴背着小背篓,而阮梨只要顾好自己就行。
阮梨只能暗叹一声,自家大哥和石头哥都有暖男潜质。
章明石和阮家兴可不知道阮梨的想法。
阮家兴认为哥哥照顾妹妹本来就是应该的。
而章明石呢,他觉着自己吃了林氏包的饺子,穿着林氏做的衣服,对林氏的儿女好一点那是应该的。
因为他知道阮梨兄妹在卖野菊花挣钱,而这山谷里刚好有很多的野菊花。
三人酉时到家。
晚饭又是饺子,这次是二合面饺子皮,白菜油渣馅。
林氏打发阮家兴给章家送去了一篦子,让他们晚饭吃。
晚上散学后,阮家兴和章明石约好明日去县里卖野物。这次阮梨不打算一起去,阮家兴把野菊花和婆婆丁带去卖给百草堂就行,她还要做面脂。
……
阮梨刚赶制出一批面脂,瓷器铺子就将盒子送来了。
送货来的是王老大。
王老大直接将牛车赶进了阮家院子,牛车后面跟着一溜小子小丫头,阮梨每人发了一颗麦芽糖才把他们打发掉,惹得阮枣委屈兮兮不理她。
院子里总算是清净了。
王老大已喝完林氏端来的一碗水,他把装着盒子的篓子小心翼翼地搬下牛车,拿出一个盒子给阮梨看,“阮姑娘,你看可还满意?”
盒子的大小形状和图纸上画的一样,盒壁光滑细腻,盒盖上的小淮河图标也很漂亮。阮梨试着打开又合上,盖口咬合紧密。
放下这个盒子,阮梨又随机从篓子里拿出几个都试了下,都很好,她相当满意。“王大哥,盒子很好,我很满意。不知另外一件……”
“阮姑娘稍等。”王老大和阮家兴两个一起搬下另一个大篓子,搬出里面的蒸馏器,“姑娘请看。”
阮梨仔细检查了一遍,看着是不错,好不好用得用过了才知道。但人家是完全按照图纸做出来的,算是完成了她的要求。
阮梨道:“很好王大哥,如果用过之后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再找你商量。对了,还得麻烦王大哥再做两百个盒子,至于以后还需要多少,等下次盒子送来咱们再详谈。”
具体要多少个盒子,得她和白婶子的主子谈过后才能知晓。
王老大高兴地满口应下,把两张图纸还给阮梨。总算拿下了这个大主顾,他急着赶回去跟爷爷报喜。
阮梨给了王老大二两银子,一两是这一百个盒子和蒸馏器的欠款,一两算是预定的两百个盒子的定钱。
王老大在吃了林氏烧的两个荷包蛋后,就赶着牛车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