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侯夫人年过半百,鬓边已有白发,眉眼间透出岁月沉淀的从容和智慧,眼角的皱纹更添几分慈祥和亲切。
“咱们两位乡君有才有艺,人也长得水灵。伯夫人带着出去在各家夫人跟前走一圈,不知道有多少夫人会羡慕你。”
这话还真不是客套话。
永宁伯的爵位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家里的孙子孙女们给挣来的。
正因为有这样出息的孙子孙女,永宁伯才从一个种田老农躺着成为三品伯爵。
用他家老爷的话说,永宁伯腿上的泥巴还没有洗干净,就已经上朝参政议事。
这样的事情,几百年来估计就只这么一例。
说出去谁人不羡慕永宁伯。
广德侯夫人可能是家里没有孙女的原因,很喜欢阮梨和江小月。
多才多艺?
阮梨不敢接下这个夸奖。
如果射箭也算是才艺的话,她和小月倒是可以表演一下。
小月还可以表演一套张氏枪法,以及石锁的三十六式玩法。
吴婆子:“不是老婆子自夸,我这两个孙女带出去,自是给我长脸。就是咱这没有参加过啥赏花宴,也不知道有啥忌讳没有。万一做的不好的,连带着让侯夫人你不好做。”
像村里去亲戚家看望老人,那必须是越早到越好,不能到下午或者晚上去。
“夫人想多了,咱们人能去就是给主人家最大的脸面。咱们去了赏赏花,喝喝茶,再看看这些年轻漂亮的姑娘们洗洗眼睛,打听打听谁家的公子少爷还未定亲,好给咱们乡君物色一个出色的夫君。”
广德侯夫人说着话就看向了阮梨。
那一个乡君已经被永宁伯家定下了,这一个乡君其他人家还有机会。
可惜她家的孙子们成亲的成亲,定亲的定亲,就是没有定亲也配不上人家这么鲜亮的姑娘。
阮梨:……
她要不要表现出一丝羞涩?
说到婚姻之事,没什么表情好像也不合适,聪明如阮梨缓缓低下了头。
广德侯夫人:“呦呦呦,咱们乡君还害羞上了?”
吴婆子:那肯定是你看错了,这丫头就没有害羞的时候。
说起这京城的青年才俊,广德侯夫人那是如数家珍。
这个话题不适合未婚姑娘家旁听,广德侯夫人终于撒开了抓着阮梨的手,阮梨和江小月逃也似回了小楼。
“姑娘,咱们要去参加那啥赏花会吗?”
江小月问阮梨。
她不愿意去。
就陪着这个夫人的一炷香的时间,她都觉得屁-股跟被针扎一样,坐不住。
阮梨:“看这情况不去不行。”
去就去呗,当是去长见识。
上别人家做客,不能空着手上门。
“走,咱们去花园里找一株花,作为上门礼。”
无人看管的花园子,能存活下来的都是生命力比较顽强的品种。
吴婆子、林氏和王氏,带着仆人将花园里的杂草已经去除干净。
除了在周围种上了一圈果树,空地上没有补种花苗。
站在小楼的二楼往下看,花园里是这里一棵花树,那里一坨鲜花,看着就像一块土黄色的画布上,被人不小心甩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
没有规律可循,毫无章法可言。
屁-股还没坐稳,阮梨又带着江小月去花园挑花。
最终一小株含苞待放的杜鹃花入了阮梨的眼。
既不抢眼,又符合赏花的主题。
换个漂亮的花盆,完美。
宴会这日,为了显示对主人家的尊重,吴婆子、阮梨和江小月三人都是盛装打扮。
吴婆子专门请了裁缝铺的师傅进府,给家里的所有人量了尺寸,夏天的衣服每人做了三套。
阮梨三人的衣服都是加急做好的,用的料子都是铺子里的锦缎。
吴婆子身着浅青色缎子圆领长衫,搭配紫绿团花青色长裙。梳头丫鬟给她挽了个大盘髻,用一根翠绿欲滴的碧玉簪子固定,
赫然一副高门大户家老夫人的打扮,惹得林氏和王氏在跟前一个劲儿的夸个不停。
吴婆子嘴上说着老菜帮子穿新衣,表面光,心里却乐开了花。
王氏提议等回柳树村时,她就穿这一身,到时惊掉村里老太太们的下巴,吴婆子笑呵呵没有骂人,可见心里还是喜欢的。
阮梨身着浅粉色暗纹琵琶袖短衫,配上银白色撒花纯面百褶裙。
江小月和阮梨穿着一样,只是短衫的颜色为浅蓝色。
两人都梳着元宝髻,阮梨的发髻上簪着嵌粉宝石金发簪,江小月的是蓝宝石发簪,都和衣服的颜色相对应。
腕上带着同色系手串。
再抹上口脂,真真是两个娇俏美少女。
不光阮家兴和章明石两人看呆了眼,就连广德侯夫人也是赞不绝口。
“以后你们天天就这么打扮给我看,我看着都高兴。”
吴婆子一锤定音,阮梨和江小月直呼要命。
这样穿着过河上树都不方便,还的时刻注意着不要掉了发簪,太麻烦。
广德侯夫人一大早就来了阮家,接阮梨她们一起去吏部尚书府。
在和吴婆子唠了小半个时辰,四人才出门。
吴婆子和广德侯夫人以及她家的嬷嬷同乘一辆马车,驾车的是广德侯府的车夫,阮梨和江小月坐一辆马车,驾车的是章明石和阮家兴。
没错,就是有两个车夫。
两人都要跟着,让哪一个不跟都不行。
迎着朝阳,两辆马车向着吏部尚书府出发。
大约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吏部尚书府李府的门外。
外面已经停了多辆马车,看门的大小规模,这应该是个侧门。
阮梨搭着章明石的手下了马车。
阮家兴有样学样,挤开章明石和阮梨,把手递给了江小月,不想被江小月给一把拍开。
“手拿开,别挡道。”
江小月说着就跳下了马车,动作不要太潇洒。
阮家兴:……
看到阮家兴吃瘪的样子,阮梨和章明石两人只敢偷笑。
阮家兴:“我们在外面等你们啊,照顾好咱奶。”
阮梨:……不至于吧。
宴会没有两个时辰估计不会完,在这里等着干浪费时间做什么。
“你们回去看书去,吃完午饭再来接我们。”
章明石:“在车上也可以看书。”
好吧,随你们的便。
阮梨拉着江小月跟上前面的广德侯夫人和吴婆子。
李府的门口有接引丫鬟。
见到阮梨一行人过来,一个丫鬟热情地招呼上来。
“顾夫人,快里面请。”
广德侯姓顾,故而丫鬟才叫她顾夫人。
“这位是永宁伯夫人,这是她家的两位乡君。”
广德侯夫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吴婆子、阮梨和江小月。
介绍明白了,丫鬟也好跟主子通报来客的身份。
“这两盆花,是我和永宁伯夫人准备的,给你们主家的花园添点儿颜色。”
顾夫人准备的是一盆兰花,还未开花。
丫鬟从嬷嬷手里接过花盆,然后交给身边的小丫鬟。
江小月将带来的杜鹃花直接送到了一个小丫鬟的手里。
丫鬟带着顾夫人和吴婆子进门,阮梨和江小月走在中间,顾夫人家的嬷嬷走在最后。
顾夫人一路给吴婆子介绍给路过的美景,阮梨和江小月也自然大方地欣赏着。
尚书府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整体精致雅韵,又不失大气磅礴。
可见是用了心装饰,且花了大量银子堆砌而成的。
阮梨四人被带到了花厅,里面已经坐着七八位妇人。
一位锦衣华服,头上簪着一朵杜鹃花的中年妇人迎了上来。
广德侯夫人顾夫人给阮梨等人科普过尚书府的女眷,阮梨猜测这位应该是李尚书的大儿媳陶氏。
“哎呦,稀客真是稀客,来,我给各位夫人介绍一下。
顾夫人大家都熟识,不用我这个小辈多嘴。
这三位就是咱们的稀客,永宁伯夫人和府上的两位乡君。
两位夫人请这边就座。”
陶氏把顾夫人和吴婆子引到位置上坐下。
刚才丫鬟禀报阮家人到了的时候,陶氏的心里很是震惊。
她也就是碍于面子,才给阮家发了一个请柬,想着她们是刚从村里出来的,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参加京城的宴会。
没想到她们来了。
还穿着得体大方,由广德侯府顾夫人带着一起来的。
这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永宁伯夫人就已经进入京城夫人圈了吗?
真真出人意料。
阮梨和江小月站到了吴婆子的身后,迎接着来自各个方向的打量的目光。
陶氏从她的婆母李老夫人开始,逐个介绍花厅里的妇人给吴婆子认识。
京城的夫人们,纵然心里对你多么的不屑或是不满,面子上都不会过不去。
不管是皮笑肉不笑,还是真心欢喜,都和吴婆子搭了话。
没有谁会给人冷眼看。
阮梨和江小月作为小辈,走出去向各位夫人规规矩矩行了礼,在众位夫人或欣赏或挑剔的目光中回到了吴婆子身后。
女人们在一起聊的话题,永远离不开衣服首饰、子女姻缘和坊间传闻。
这不,没说上两句就扯到了少男少女的婚事上。
谈吐优雅,举止端庄
芍药品种繁多、花大色艳,将牡丹与之合种在一起,更加艳丽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