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前面路口,赵巡检给阮梨指了去皇宫的路,两群人分开,阮家人去皇宫,赵巡检他们回巡检司。
马车很快就到了皇宫,在距离宫门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停下。
阮家人一下马车就被气势威严、巍峨壮观的皇宫所震撼。
高高的宫墙,红墙碧瓦。
宫门开阔,门楼高大雄伟,顶部装饰着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只宫墙和宫门就让阮家人目瞪口呆。
王氏:“我的个娘来。那些瓦片是金子做的?”
吴婆子:“看前面这面墙,皇宫估计不下两百亩地。”
阮家兴:“二婶,那是琉璃瓦,不是金子。”
林氏:“这么多的琉璃,得花不少银子。”
阮梨:“娘,这些琉璃瓦造型简单,烧制起来容易。只是金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家能用,不是其他人用不起,是不能用,所以咱们在别处看不到。”
阮家和:“先生,大臣们都在皇宫里面上朝吗?”
陆先生:“没错,等你以后当了官,五品以上,就可以进去上朝。”
阮家安:“我要当官!”
阮梨:……陆先生倒是挺懂得鸡娃的。
阮桃:“我们要是都能进去看看,多好。”
二妹是个独立懂事的小姑娘,很少提要求,除非是自己非常想要的。
阮枣:“我要进去。”
周菊:“我也要去。”
阮梨:“皇家过年过节会举办宴会,大臣家的女眷都有机会参加。咱爷爷现在是永宁伯,家里人都有机会进宫。”
阮老头:“看啥看,都跟我一起过去跪着。咱们是来跟皇上请罪的,又不是来游玩的。”
真是心大的一群人。
大人心大,小的心更大。
阮老头带着一大家子靠近宫门。
“什么人,不得接近宫门!”
宫门守卫呵住阮老头一家。
其实他们早就看到了阮家人,只是阮家人没有靠近宫门,一家人就站在不远处看着皇宫,他们也不好赶人。
直到他们靠近,才出声呵止。
阮老头带头跪了下来,“忠信孝悌”四个大字打头。
“大人,老头子我是永宁伯,是来向皇上请罪的。烦请大人给皇上通报一声。多谢!”
守卫互相对视一眼,还是第一次见这么莽撞的。
你以为皇上整日没事干,就等着你来觐见啊。
“老头子没有护好皇上赏的字,特地来请罪。”
阮老头把损坏的牌匾抬了抬,示意守卫看。
“忠信孝悌这四个字就是皇上赏给我家的。”
皇宫守卫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通报,从里面跑出来一个小太监。
小太监:“永宁伯,皇上请你们进去说话!”
阮老头:“老头子我全家人都一起进去吗?”
小太监把皇上说的话又在心里过了一遍。
“请他们进来!”
这是皇上的原话。
也没指明是永宁伯和谁,既然全家都来了,那就一起进吧。
小太监:“是。永宁伯,请吧。”
阮梨上前,避开守卫的视线,给小太监塞了一个红包。
“请公公容许我们打理一下仪容,再去觐见皇上。”
皇上的情报系统就是效率高,估计他们在路上的时候,皇上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才派了小公公出来接应。
那么,他们和鬼见愁四人的恩怨情仇,皇上估计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
小太监:“乡君,皇上在等,您和伯爷尽量快点,不要让皇上等急了。”
师父说了,要提点着阮家。
还有乡君塞的这个轻飘飘的荷包,里面装的是银票,不会错。
阮梨:“多谢公公。爷,奶,上马车,咱们这是第一次见皇上,穿上吉服去,显得更加隆重一些。”
阮老头:???
他的血就这么白流了?
失算啊。
阮家人退回到了马车旁。
几个小的因为能进皇宫激动不已,紧张的只有大人们。
章明石和阮家兴两人从马车上取下家伙什,伺候阮老头洗了脸,梳了头,然后在马车里换上了吉服。
阮梨也给江小月重新梳洗打扮了一番,穿上吉服下车。
吴婆子作为伯夫人,属于三品命妇,也是有吉服的。
其他人也都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
章明石和阮家兴把家伙什收拾上马车,保证没在地面留下痕迹。
就连脏水都在盆里,放到了马车上。
地面来时咋样,现在还是一个样。
怕几个小的在殿前失仪,吴婆子牺牲了家里的两个咸菜坛子,强压着他们在马车上解决了生理问题。
再次来到宫门前,守卫们看着走在前面穿着吉服的四人,还真像那么回事。
这么一打扮,只要不开口说话,谁能知道他们是村里来的。
“伯爷,奴才冒犯了。”
小太监给阮老头调整了一下腰带。
阮老头:“老头子我多谢公公。”
小太监:“伯爷喊奴才小杜子就行。”
阮老头:小肚子?咋起这么个名?是饭量少的缘故?
阮梨赶在阮老头开口前出声:“杜公公,烦请前面带路。”
阮家人:哦,原来是这么个杜啊,是我想差了。
小杜子:“是,乡君。”
进入宫门,是一个宽阔的广场。
广场左右两侧各有一门,阮梨猜测,可能是通向朝臣们办公的地方。
“这么大的场院,又平整又干净,最适合用来晾晒粮食。”
趁着四下无人,吴婆子凑近阮梨的耳朵叨咕。
“奶,注意着脚下。”
阮梨上前扶着吴婆子,让她走路轻松一些。
还不知道多久才能走到面圣的地方,光一个广场就走了差不多十分钟。
阮梨第一知道,上朝也是个体力活。
穿过广场,通过永平门,再绕过两座雄伟壮观的大殿,走到一处比较小的殿阁外,小杜子才停下脚步。
小杜子:“伯爷,乡君,皇上和几位大臣们正在里面等着。”
阮老头:“啊?”
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还是这些大臣也是等着见我们的?
阮梨上前,再次送出一个荷包。
小杜子:“是弘毅侯、翰林院掌院陶大人和兵部尚书戚大人三位。”
听到是这三位,阮梨瞬间明白。
这是娃打架,皇上叫家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