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柳树村比过年还热闹。
永宁城也不逞多让。
听说生意一直不怎么样的满春楼,最近新出了一个叫青烟的清倌儿。容貌娇艳,声娇体柔,唱小曲能唱到爷们儿的心里去。
一挂牌就引得各家老爷少爷追捧,争着抢着去给送捧场。
有几个酸书生还为青烟赋诗一首,曰:
玉容花间笑,朱唇一点红。歌声如莺啼,迷醉在其中。
想要给她赎身的人也大有人在,可惜人家青烟不愿意。
在楼里也是卖艺不卖身。
老-鸨深知男人的劣根性,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想要得到,她支持青烟的做法。
青烟的花名传遍了十里八乡,引得不少老少爷们儿前去满春楼一睹其芳容。
居然还有外县来凑热闹的。
就说青烟的名气大不大。
满春楼里,靠近台子的前排贵宾位置,卖出了天价。
不少年轻气盛的少爷为挣位置大打出手。
还有不少人,手里有了点儿银子,再加上家里有个当官的,就觉得天老大地老二,自己是老三,利用手中的权利给满春楼施压,扬言自己一定要买走青烟,不然就让满春楼的生意做不下去。
青烟闻言,决绝表示:“宁死,也不卖身。”
能开青楼的,谁还没点儿后台。
满春楼也不惯着这些大老爷,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青烟每晚只露面半个时辰,唱个小曲儿,满春楼就赚得盆满钵满。
满春楼每日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满春楼的老-鸨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这些事情,柳树村的人听听就算了,跟他们基本没啥关系。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作坊啥时候建好,啥时候开工。
柳树村没等来作坊开工,先听到捷报传来。
金秋九月,清风送爽,金桂飘香。
这日,天气晴好,阳光明媚。
六个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统一服饰的差役进入柳树村。
他们三人一组,高举彩旗,敲锣呐喊。
一组口中喊着“恭喜李老爷高中!来日必定步步高升,鹏程万里。”
另一组则喊着“恭喜阮老爷高中!来日必定步步高升,鹏程万里。”
两组差役就跟提前商量好的一样,喊声交替,此起彼伏,很有默契,谁也不影响谁,确保老百姓都能清楚听到他们的喊话内容。
差役刚进村,就被几个村里人发现。
等他们听到村里的两个读书人都榜上有名后,有那腿脚快的立马倒腾起双腿,往阮家和李家冲去报喜。
那真是在跟马儿比速度,把差役都甩到身后去了。
过了学堂,到了作坊。
柳树村的大部分人都聚在这里。
不能帮忙修作坊领工钱,又不影响他们聚在一起说说话。
虽然知道村里两个读书人都去府城参加了举人考试,任谁也没想到他们一次就能高中的。
那是举人,又不是生员。
是这么容易高中的吗?
有人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恭喜李老爷高中!来日必定步步高升,鹏程万里。”
“恭喜阮老爷高中!来日必定步步高升,鹏程万里。”
“啊!”全中啦,两个都中啦。
人群沸腾。
有激动地浑身颤抖的,还有面红耳赤不敢喘气差点憋死自己的,以及神神叨叨不知所云的,好像中举的是他们自己一样。
全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机械地跟在差爷的身后一起向村里走去。
一组差爷停在了阮家门口,另一组往李老头家去。
要问他们是怎么知道李家和阮家的具体-位置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马县令这个人。
马县令昨晚就收到解试结果。
乍喜之下,他差一点儿就厥过去,表现比柳树村的人好不了多少。
这次解试,永宁县居然有三个生员榜上有名。
全县能出一个举人就够他高兴半天了,没想到今年居然出了三个。
三个举人啊!
据他了解,上上次解试,永宁县就出了一个举人,上次解试,永宁县一个举人也没出。
这次可是出了三个啊。
就这一项,他的政绩考核就能得个上等,除非考核官眼瞎或是故意刁难。
他本以为,自己会老死在永宁县这个偏僻府的偏僻县的七品县令位置上。
万万想不到,他的仕途迎来了转机。
居然还有这样的美事。
这种送喜报的好差事,有的是人抢着做。
出于对自家女婿的看中,和对这三位举人的重视,他在所有的衙役里挑了九个看起来溜光水滑,上的了台面,外加嗓门大的。
就连他们口中喊的这贺词,都是由他拟定的。
经过师爷的培训和检查合格后,这九个人在今天上午赶往三位举人家中送喜报。
分成三组,一组负责一个举人老爷。
一组去了另外一个举人老爷家,他家就在永宁城,考试结果人家昨晚就知道了,但是衙门还是要走这一趟。
就图个喜庆,要一路吆喝过去,让全城的人都知道,他永宁县永宁城人氏薛启山,十年寒窗,一朝高中,要让全城的人都一起为他高兴。
也给更多的读书人一些信心。
另外两组就去了柳树村。
这会儿一组到了阮家门口,阮进文带着全家人,已经全部立在门口等着接喜报。
就跟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馅饼一样,差点把阮进文砸迷糊。
他不是去体验解试去的吗?
他怎么就高中了?
他这么厉害的吗?
啊,这一切是真的吗?
“恭喜阮老爷,高中举人,来日必定步步高升,鹏程万里。请接喜报。”
阮老头屈膝躬腰,就要给双手托着喜报的差爷跪下,被吴婆子一把给扯住。
吴婆子:这糟老头子关键时刻不顶用。他跪下算个怎么回事,又不是他考中举人,就他戏最多。
阮老头:好险,差点儿把喜报当圣旨给接了。他没接过圣旨,但戏文里演的他看过啊。
阮进文怀着激动的人,颤抖的双手接过喜报。
亲眼看一遍喜报,确认是真的后,人倒是冷静了下来。
“三位官爷辛苦了,请入内用点儿茶水。”
“多谢举人老爷,小的们就不和举人老爷您客气了。”
三个进了堂屋。
茶水点心都是林氏准备好的,早就端上桌。
喜钱也已经备好。
前面跑来报喜的人给的都是一两银子。
三个差役,一人一个五两的银锭子,装在荷包里,谁也看不到。
院子里看热闹的人中,有那眼尖的,也只是看到阮进文给三个差役一人一个荷包,装几百个钱最多了,谁会想到荷包里装的是银锭子,还是五两的银锭子。
三人接过荷包,皆是一喜。
这重量,这形状。
是五两银子,没有错!
皆在内心感叹,这真是一个肥差。在马县令那里得了一两,阮家这里五两,他们送个喜报就得了六两银子。
比他们一年的饷银还多。
谁说长的好看不能当饭吃的?
他们不就是因为长的好看,收拾的板正才被县令老爷挑中的吗?
当然,这个好看是相对于其他同僚对比出来的。
三人吃着点心,喝着茶水,亲眼看着阮老头这个老头子用自己的衣袖擦了擦靠墙的桌案,把喜报摆放在桌案上。
然后命人端来鸡蛋、点心和水果等一一整齐摆放,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又跪下连磕了三个头,然后泪水涟涟,呜呜咽咽说着别人听不清楚的话……
就整得挺隆重的。
要是在桌案上放个牌位,就跟过年过节给祖宗上香一样的架势。
阮老头:你以为我不想放祖宗牌位的吗?这不是祖宗牌位在二叔家嘛,先就这样敬着,等晚些把祖宗们请过来,再拜一遍,不,三遍都行。对,把二叔一家子也请过来,一起给祖宗磕头上香。多谢祖宗保佑,保佑阮家出了个举人老爷。
揣着喜钱,拿着阮家准备的鸡蛋和糕点,三个差爷出了柳树村,高高兴兴回县城复命。
差爷一走,院子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村里人恭喜的话跟不要钱一样,砸向阮老头和吴婆子。
至于举人老爷阮老三,今时不同往日,他们还真不敢靠太近说话。
本来就和这些读书人不亲近,现在就更不敢接近了。
算了,恭喜举人老爷的爹娘也是一样的。
吴婆子端了鸡蛋、点心、馒头和零嘴儿出来招呼大家。
家里现在能吃的就这么些,鸡蛋还是刚出锅热乎的。
村里人也没那么多讲究,拿到啥就吃啥吧。
谁能想到老三能高中,就是因为想不到,所以他们啥也没准备。
点心是家里人平日里常吃的点心,茶水也是自家人喝的茶水,只有鸡蛋是现煮的。
这会儿厨房还煮着鸡蛋。
一会儿她还要去村里收鸡蛋。
今天大喜,村里人至少一个鸡蛋要发下去,至于庆贺宴,得跟老头子还有老三商量一下才行。
老头子这会儿已经迷糊了,问了也是白问。
老三看着镇定,但她是谁?她是他的老娘,他一撅屁-股,她就能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那副被馅饼砸中不敢相信的样子,才是他最真实的样子。
他估计还需要时间消化这个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