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诸葛亮复出祁山,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数次命人挑战,魏兵只是坚守不出。诸葛实在无计可施,便仿效蒙童斗仗之法,想出羞辱司马懿之策,于是遣人送妇人之衣于司马。那司马懿何许人也,岂有轻易中计之理?仍然以逸待劳,不与蜀军交锋。诸葛亮不禁长叹:“既生懿,何生亮!”压指算来,这已是第6次北伐了, 至今一事无成,如此下去如何向世人交代,不觉悲从中来,沮丧万分。
时值8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诸葛形疲神困,枯坐帐中,不禁伏案睡去。恍惚中听到外面军士报曰:“故人来访。”诸葛心里一惊,连忙抬头望去,但见一相貌古怪之士,如影子一般飘过来,附身拜曰:“丞相别来无恙?”诸葛觉得有些眼熟, 却又一时想不起是谁,于是边让座,边探询道:“客从何来?有何贵干?” 来客微笑着答曰:“从何而来就不必细究了,贵干倒是有一点。没有别的,只想请教几个问题。”
“请教问题?”诸葛又是一惊。这荒郊野外的,又值深更半夜,如此突兀之人, 究竟有何问题请教。正诧异间,只听来客发问:“丞相夙兴夜寐,屡屡用兵,经年征战,直闹得民不聊生,自己也落了个心力交瘁,实在令人不解,这到底是为何?”
怎么会问如此问题?诸葛费力地打量着来客,就是看不出其身份,也猜不透他的用意。“为何征战?”他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沉吟了片刻,便一字一顿地答道:“为了实现先帝光复中原、兴复汉室的愿望啊,这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来客仍然古怪地微笑着,像早已窥破什么秘密似的, 不以为然地说:“未必吧?”
诸葛亮被他怀疑的口气激怒了,“你是何人,敢如此放肆,轻薄先帝的大志,怀疑我的一片赤诚之心,难道这还有假?”
“丞相息怒。容我徐徐道来。”来客似乎早已料到诸葛会生气,但是仍然镇定自若地说,“丞相口口声声说要兴复汉室,请问:如何才能兴复汉室?”诸葛白了对方一眼, 十分生气地说:“这还用问,当然只有打倒曹贼。”“那么,如何才能打倒曹贼呢?”“当然只有夺取中原喽!”诸葛亮觉得对方是明知故问。
“是啊,要打倒曹贼,兴复汉室,只有取得中原。可是,丞相您数年用兵,并不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呀!”客人眨巴着眼睛,用一种打死也不相信的口气说。
“什么?你竟敢说我不想夺取中原?我6出祁山,举兵北伐,难道是为了游山玩水?”
诸葛气得几乎要跳起来了。来客并不生气,仍然慢悠悠地说:“丞相要光复中原,只有向长安进军才会达到目的。然而丞相前5次北伐,3次取道陇东南,两次由散关和褒斜道越秦岭以至于渭滨,如此出兵简直是缘木求鱼,与夺取中原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是连黄口小儿也看得出的把戏,何况像您这样精于用兵之道的将军呢!”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诸葛亮又气又急,“你懂什么兵法,我这是迂回战术!不在凉州弄些马匹,就地割点麦子,我军的给养如何解决?只有先在凉州、陇中站稳脚跟,才能进兵长安,以图中原。”“可是您的迂回战术也太无边无际了,迂回了几年,只落了个折兵损将,并没有动摇曹魏的根基。依我看,还是应该依魏延妙计,出子午谷直捣长安。要说解决粮饷,关中岂不比凉州、陇中更为富庶!”
不提魏延则罢,一提诸葛亮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魏延仗是打得不错,就是有个爱提意见的毛病,常常惹得诸葛很不高兴,特别是他那个什么兵出子午谷之计,一直搅得诸葛神思不宁。前5次北伐全部大败而归,诸葛无奈之中想起魏延旧计,于是亲率大军出五丈原,谁料仍然不济。现在来客推崇魏延之计,似乎是说他诸葛亮不识贤能,这实在令他又恼又恨。他没有好气地说:“什么狗屁妙计,完全是军事冒险。当初要是真依了魏延之计,我军早已全军覆没。此次北伐无果,不也证明魏延之计并不能奏效么!”
“丞相所言差矣,军事上有时候是需要一点冒险精神的,否则何以出奇制胜。像您这样事事小心,过分谨慎,无异于固步自封,要扳倒曹魏得等到何年何月?君不见,当初关中守将乃夏侯氏,远非魏延之对手,倘若抓住时机,出奇兵于子午谷,定会杀他个措手不及,长安唾手可得。如今物是人非,守将早换成了司马氏,那是何等人也,别说魏延再有什么妙计,就是丞相您也拿他没有办法啊!”来客侃侃而谈,似乎对蜀汉与曹魏攻守之势洞若观火。诸葛本想发作,然而听他说得不无道理,也就不再计较,只是连连叹气,“是啊,攻敌不克,大功难成,这教我如何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客人两眼直直地盯着诸葛亮,似乎要看破什么玄机,“难道这样的结果,不正是您以及蜀汉老小两位皇帝所需要的么?”“什么, 你说什么?”诸葛亮大惊失色,“你是说我蜀汉大军不想打胜仗?”
“是的,我是说您压根儿就不想取胜。您六出祁山北伐,不向长安进军,主要在陇南、陇西一带兜圈子,名义上是寻机光复中原,实际上只是为了搞点外快。所谓光复中原,兴复汉室,不过是一个漂亮而蒙人的口号而已,并非要真正达到的目的。您以及您的新老两位主人,内心里只想偏安一隅,并不想灭掉曹魏,甚至还可以说与曹魏达成一种默契。因为只有让曹氏父子永远手里捏着汉献帝,刘氏父子才能安心当他的蜀汉皇帝。假若灭了曹魏,光复了中原,岂不是要把汉献帝迎回来仍然当他的皇帝吗?到那时,无论是皇叔,还是皇弟, 毕竟都不能和皇帝本身的实惠相比呀!”
“你造谣,你诽谤!”诸葛亮像一只被激怒的豹子跳起来,恨不得扑上去把来客撕成几片。他咆哮着,手指几乎戳到客人脸上。“纯粹是一派胡言!你这样说,有何根据?”
“丞相息怒,请宽恕鄙人的冒犯。虽说曹刘明里争得十分激烈,暗地里其实早已为相互配合着当皇帝心照不宣。想当初,刘备投奔曹操时,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那时就结为钳制汉室的秘密同盟了。后来,皇叔的铁哥们关羽被曹操所俘而不杀,是因为曹刘在骨子里有相同的利益,需留下人情日后用呢。果然,到了赤壁之战,曹操亡命华容道,关羽明为报旧恩,实际上是为了贯彻他兄长秘而不宣的旨意,演了一出‘捉放曹’的把戏,您还为此煞有介事地‘夜观天象’,炮制出‘天不灭曹’的说法糊弄世人。这难道不是根据?”
诸葛亮几乎肺都要气炸了,想不到竟有人如此恶毒地推测先帝和后主,太可恶了。他强压住心头的怒火,想听对方还有什么谬论。
“像您这样聪明绝顶的人,自然对刘氏父子是心知肚明的。您其实在发表‘隆中对’时,就已猜透刘皇叔的心思,因而纵论天下诸侯言之凿凿,策划三分之势成竹在胸,等到论及光复中原、兴复汉室时就戛然而止,不想再多说什么了。故成三国鼎足之势,让刘氏做皇帝是目标;图中原兴汉室,是笼络人心的大幌子。您为了贯彻这条既定方针,特意安排关羽与曹操演‘捉放曹’的双簧戏,假如让魏延那个愣头青去华容道,还不一刀要了曹操的命,打乱皇叔暗里的部署?可以说这是蜀汉君臣一次集体作弊,只是骗了东吴周瑜那帮小子。如今您数次举兵北伐,名为夺取中原,实为掠夺凉州和陇中的财富,只在远离长安的边远之地兜圈子,其实也只是向世人装装样子,并不想真正灭了曹魏。您可真是世上第一等便宜之人,即获得了封妻荫子的实利,又赚下千古第一贤相的美誉,即使古之管仲、乐毅,也不及丞相您聪明啊!”
“你胡扯,你下流,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在这里大放厥词!来人,把这家伙推出去给我斩首,给我碎尸万段, 给我烧成灰,看他还再胡言乱语,蛊惑人心!”诸葛亮咆哮着, 突然感到头重脚轻,身子一晃,栽倒在地……
“丞相醒醒,丞相醒醒!”
朦胧中听到有人在轻轻地呼唤他,诸葛亮努力睁开眼睛,但见一侍卫军士把他从地上扶起来,帐中并不见有客人。原来是困乏之至,伏案睡去后做了个恶梦。像刚从一场险境中逃出,诸葛亮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浑身无力,神思恍惚。
只听那军士说:“丞相日夜操劳,已有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了,好不容易伏几假寐,实在不忍心唤醒,不料梦中似与人论辩,声音亮如洪钟。”
想起刚才梦中的情景,诸葛亮惊魂未定,命蜀军加强警戒,以防司马懿袭击之类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