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陈小平2023-06-28 10:402,555

  

  我们大家都知道兴国有个模范师,7000多人全是从少先队、共青团和赤卫军挑选出来的优秀青年。长征前夕,这个师全部集体报名参加红军,编入红三军团第6师。

  长征开始时,红3军团担任全军的右路先锋,掩护中央纵队通过封锁线。湘江之战,红军损失惨重,中央纵队渡过湘江后,留下第6师在湘江东岸接应红军第8军团,结果被三倍于我的敌军包围,血战一天,弹尽粮绝,伤亡过半。遵义会议期间,国民党军吴奇伟部企图偷袭遵义,第6师在尚稽镇、懒板凳一带阻击敌人,保卫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开完。随后,中革军委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由兴国模范师组成的第6师因大量减员被压缩为红3军团独立团,接下来的土城战役,又与敌天血战一天,再次遭到重创。1935年2月10日,红3军团在四川扎西再次整编,独立团的编制撤消了,兴国模范师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兴国模范师是从兴国地方武装发展成为中央红军的12个主力师之一,是中央苏区唯一一支整师从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师的部队,编入红3军团后,转战南北,身经百战,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

  茶陵也有个模范师,师长叫刘鸿陵,有关他的资料作者在《血染沃土》一章里有过详细介绍。刘鸿陵在三弟刘悔余和大哥刘端仔牺牲后,强忍着悲痛,加入了茶陵游击队。不久,便受茶陵县委的派遣,隐蔽在九渡铁厂做地下工作。在此期间,他先后介绍了王光泽、刘转连、颜普苟等20多人入党,在竹陂建立了腰陂区第一个党支部。

  刘转连,原名刘昌发,1912年生,腰陂竹溪村人。这小伙子出生贫寒,12岁就给地主当长工,闹农会时,到夜校跟着刘鸿陵识过几个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经常和刘月生一道,天天成了刘氏三兄弟的“跟屁虫”,从小就向往革命,农民运动时期和刘月生一道参加了儿童团。大革命失败后,他和刘鸿陵、刘月生一起转入地下活动。

  1929年1月,县委派胡香美、袁肇鸿来到九渡铁厂,找到刘鸿陵,传达党的指示,要他在腰陂区,建立赤卫队,开展武装斗争。他很快把王光泽、刘转连等骨干找来,成立了腰陂赤卫队。潞水的铲共义勇队闻讯后,便来围剿,刘鸿陵先带领赤卫队撤进山里,然后设下埋伏引诱敌人来攻,结果打了个漂亮仗,一举歼灭潞水的铲共义勇队,生擒队长陈生,当众处决。随后,赤卫队慢慢壮大,先后在腰陂、七地一带吊了几次“大羊”。

  一次,刘鸿陵、王光泽他们夜袭芙冲土豪林德高家,把窝藏的浮财全挖了出来,一共有几十匹布,三担铜板,半箩胡椒,还有不少金银首饰和元宝,很是大快人心。赤卫队将这些财物一部分送给主力部队作军费,一部分分给当地穷苦百姓。

  1930年春,腰陂三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刘鸿陵担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区警卫连连长,刘转连当上了排长,王光泽任工会主席。不久,刘鸿陵遵照县委的指示,与清水乡党支部书记刘青云商量,派出党员谭二苟打入义勇队作内应,一举消灭了这支反动武装,击毙了罪恶累累的土豪铲共义勇队分队长刘树滋,完成了扩建四区的艰巨任务。

  湘东独立师成立后,茶陵也建立了两支半正规化地方武装——县独立团和湘南游击队。刘转连由于思想过得硬,作战勇敢,调到湘南游击队任班长。湘东南暴动取消后,刘转连编入县游击大队,红七军入茶时,跟随主力部队在将军山打了一个大胜仗,随后编入湘东南独立师三团任副排长。

  在后来的革命大竞赛中,腰陂的赤卫队发展迅速,其名称也不断翻新变化,先是区中队,继而警卫连,冲锋连,模范营,模范团,最终发展成为一支500多人,200多支枪的半正规化队伍——茶陵模范师……

  王光泽的职务也在不断变换,这期间,他先后担任过腰陂区警卫连连长、茶陵县警卫营营长、茶陵县军事部部长等职。

  这个时候,根据中央军革委的指示精神,苏区实行全民皆兵,到处在组建赤卫军。《湘赣军区总指挥部第八号通令》规定:凡是苏区的公民,年龄在十八岁至四十岁者,均要加入赤卫军。二十三岁以下的少先队、共青团和强壮勇敢的青壮年,则组成赤卫军冲锋连、模范连、模范营,准备随时能调往前方配合红军,和地方武装一起行动。

  赤卫军以村落乡区为建制,便于训练和统一行动,凡是大乡编一连,小乡编两个排;每三乡至五乡成立一营;每个区或每三营至五营成立一团;每三区至五区成立一师;每县成立一军。另外抽调各地的共青团员和青壮年骨干组成模范赤卫军。模范赤卫军每个大区组织一个营,不够组成一营的两个区组成一个营,三营至五营组织一团,每县成立一师。

  模范师是介于正规部队与群众组织之间的一支武装力量,武器比一般赤卫军要好些,除洋枪外,每连均有土炮或松木炮三个至六个,每门炮起码有二十斤土硝,训练也更加严格,一个命令动员,马上便可以集中行动作战。

  县委便根据湘赣省军区的指示精神,以腰陂模范团为基础,加上周边的几个区的少先队共青团和优秀青年骨干,组成了一个模范师——茶陵模范师,任命刘鸿陵为模范师师长。

  茶陵模范师组建后,便接到上级命令,立即跟随湘赣红军南北转战,送粮食弹药,抬伤员,布疑兵阵,配合主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活捉了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张辉瓒。

  敌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再一次对苏区发动“围剿”。一天,刘鸿陵从部队驻地上山田出发,到县内敌占区侦察,途中不幸和敌人遭遇,受伤后被捕。

  随后,刘鸿陵被押到县城,当伪县长要审讯他时,他一阵大笑说:“你也佩?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吗?”

  “共匪的师长……”伪县长颤抖地说。

  “知道,你还敢审!”刘鸿陵一声大喊声,抬起脚将桌子踢翻在地。

  伪县长便真的不敢再审,连夜做了个囚笼,把刘鸿陵押到了长沙……不久,刘鸿陵在长沙遇难,时年35岁。

  刘转连参军后,很快升任了副连长,红八军组建后又升为连长,随即被选派到中央苏区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回来后,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营长。长征途中,表现非凡,便脱颖而出,先是升任红十七师第四十九团参谋长、团长,接着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参谋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师长。

  1936年7月2日,红二、六军团同红军总司令部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胜利会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正式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下辖第二军:军长贺龙兼。第六军:军长萧克兼。并挑选了几个在长征中过得硬,打得顽强的团营重新编成了一个师即模范师,由刘转连担任师长。

  这样一来,茶陵就有两个模范师长,刘鸿陵和刘转连,这两个人,虽然命运的走向不一样,一个惨遭反动派杀害,一个功成名就,被授为中将军衔,荣归故里,但他们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一样伟大,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继续阅读:7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湘赣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