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陈小平2023-06-28 10:402,306

  

  1933年6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要求各级政府在查田运动中,坚决执行阶级路线,依靠贫农,联合中农,向着封建半封建势力作坚决的进攻。把一切冒称“中农”、“贫农”的地主、富农,完全清查出来,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财产,没收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耕牛、农具、房屋,分配给过去分田不够或尚未分到田的雇农、贫农、中农。毗邻中央苏区的湘赣省自然不甘落后,湘赣边界土地革命开展最早,好些地区曾经有过1928年和1930年的两次分田,但当时由于强大敌人的不断进攻,地主阶级的捣乱破坏,群众思想上有顾虑,以及经验的不足,使苏区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于是便决定趁这个机会来重新分配土地,在这次重新分配土地中,特别强调了阶级路线,在步骤上也是首先发动群众划分阶级。

  在划分阶级时,茶陵的标准是:

  土豪——自己田多,放债多,收租、请长工,专门靠剥削吃饭。

  豪绅——读了书,专门做“讼棍”打官司,仗势欺人。

  富农——田多,放了点债,请了长工或月工,耕牛农具齐全,自己也作田。

  地痞流氓——自己无土地,又无正当职业,靠赌博、从事迷信职业或充当地主的狗腿子等为生。

  中农——自己有田,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贫农——自己无田,作租田,一般农具、耕牛多少有一点,有时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雇农——自己无屋无田土,专门靠做长工过日子。

  成分划定好后,再丈量土地,确定甲、乙、丙三个等级,以村为单位,留出红军公田,然后统一分配,采取“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而且还规定红军家属分好田,土豪劣绅、富农、地痞流氓分坏田。在分配土地的同时,还没收了地主的房屋、衣物、家具和牲畜,分给了贫雇农。

  运动一开始,穷苦人确实得了实惠,人民群众确确实实享受到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可接下来的作为一场“运动”来搞,就越来越离谱了,先是“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接着是“驱逐豪绅地主家属出苏区”,最后发展到从肉体上消灭他们……

  湘赣省委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派了一大批干部下到边界各县突击、督阵;各地争相竞赛,唯恐落后,哪个地方查出地主、富农越多,哪个地方就被评为阶级斗争的“模范”。就这样,许多地方把富裕中农上升为富农、地主加以打击。有的户主仅仅放过几百毫子债,请过一年半载的长工,或收过几担租谷,就被当富农打了。有些人完全没有剥削别人,仅是多有十几担谷的田,就将其上升为富农。一个原本只有4户地主、富农的中等乡,经过这次查田运动,竟然变成32户。一些人便趁机打击报复,陷害仇家……其结果,稀里糊涂地把一些贫雇农查成中农,中农查成富农,把那些本来属于基本群众和可以团结的同盟军统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成了阶级敌人。

  那些现在划成中农的怕日后划成富农,恐慌得很,便跑到苏维埃政府要求改变自己的成分,苏区的干部问:“这是怎么啦?”他们说:“中农成分危险得很,下次再查一次,我们就是富农啦——”弄得干部们哭笑不得。

  在苏区凡是有三五亩水田的小地主全部被没收家产,连劳动工具和维持家计的家畜也一并全部没收,完全断绝了他们的生活出路。然后,再将他们编入劳役队,强迫他们劳动改造;许多地方是驱逐出境,或干脆就地枪决。这种“从肉体上消灭地主,从经济上消灭富农”的“左”倾政策,激化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不少地方的地主、富农被逼上了对抗革命的道路。有的逃出去替敌军打探消息,充当带路的先锋;没有逃出去则恶狠狠地等待时机,一有风吹草动,就设法和敌人里应外合,给红色政权带来极大的危害。

  由于土地一分再分,所有权一变再变,农民们也很不满说:“分来分去,到底分到哪年哪月?我不要了!”有些家境稍好的农民,看到旁村有的人被查了几代,由中农查成地主,搞得家产被没收殆尽,生怕查到自己头上,便情愿举家逃到山上,来避过这阵风头。更有一些人就干脆跑到白区去了,因而荒废大量土地……

  查田运动带来的另一个恶果,就是伤害了一批忠诚的革命干部。在查田查阶级中,“普遍地只讲成分,不问现实表现,只要出身太高,不管他有多么长的斗争历史,过去与现在怎样正确地执行党与苏维埃的路线政策,一律叫‘阶级异己分子’开除出了事”。据史料记载“不少地方,将对革命有过功劳而成分不好的一批一批打下去,当了几年红军的富农出身的干部,也不问表现如何,政治坚定与否,先开除党籍,然后去当运输队,送粮送枪送子弹,在他们头上‘开马路’,把头发剃掉一行,这样就逃不掉了。”

  刘月生做木梦也没有想到这场厄运会降临到自己上,那年刚刚满16岁的他,才参军不久就被作为阶级异己分子给清了出来……

  说起刘月生参军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两岁就失去了母亲,被卖到别人家做儿子。刘月生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李启嫂这么个好人。“塞翁失马安知是祸?”乡亲们都感叹地说:“月生是从糠箩跳到了米箩里了……”可接下来的遭遇便是“塞翁得马”啦……

  李启嫂很是疼爱这个小孙孙,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小年纪就送刘月生到学堂念书,可读到初小毕业时。老人便多了个心眼,她怕这孩子书读多了,心会野,最后远走高飞,那样就鸡飞蛋打了。于是便不再让他出门念书,而是把规在田地里干活。假若刘月生就按这样的生活轨迹运转下去,那他的命运很有可能像《活着》中的福贵一样。可有时命运又偏偏那么奇特,它在关上一扇子门时,便会为你开启另外一页窗。刘月生也一样,他偏偏碰上了刘氏三兄弟。按辈分算,刘端仔、刘鸿陵、刘悔余都是刘月生的堂爷爷。在刘氏三兄弟的影响,刘月生小小年纪便参加了革命活动。“马日事变”后,茶陵的革命陷入低潮,刘月生便只能呆在家里默默地耕作了。

  一天,刘月生正在田野里拔稗子,突然来了两个人,说:“你叫刘月生吗?”

  刘月生点了点头。那两个人不由分说,把刘月生从禾田拖起就走,就这样刘月生被“吊了羊”。

继续阅读:8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湘赣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