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坊后院的房间里,仿佛被一团低气压笼罩着。
李心月、沈云溪、蔡雨声、童子安四人围在桌边。
目光齐齐聚焦在那枚前锋断掉的箭镞上,没有人开口说话。
半晌后,李心月深深地吸了口气,把发髻上散开的几根头发拢到耳后,轻轻揉了揉脸颊,感觉到皮肤不再绷紧时,她才朝众人点点头。
随即拿起箭镞,指着断口说:“我用同一块铁,锻造了三支箭镞。沈大人射出的那一支断裂,其他两支完好无损,这说明选用的铁块中,含有杂质。”
沈云溪嘴角朝后一咧,眼里的光就亮了起来。
他没有想到李心月,在遭受失败的压力下,能很快调整情绪,并找出了问题的症结。
起身给李心月倒了杯茶后,他语气温和地说:“这次使用的铁块,已是库房中质量最好的。但箭镞前锋还是断裂,看来我们都低估了箭镞对材料的要求。不过这次锻造,也不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至少我射出的那支,前锋已刺入甲胄,说明其锐利度,比前线士兵正在使用的,要高出一个等级。”
正在往嘴里塞牛肉干的童子安听后,一脸迷茫地问道:“既然如此,另外两位弓箭手射出的箭,为什么一碰上甲胄,就被弹落,丝毫没有杀伤力呢?”
沈云溪瞪了童子安一眼,随即一把拽下他嘴角的牛肉干,冷笑道:“你的心思都花在吃上,当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童子安最在意的就是吃食。
他见沈云溪拿走牛肉干,气得脸上的肌肉不停抖动,又不敢发作,只能小声抗议道:“弩坊令充其量就是芝麻饼上的一粒黑芝麻,还以为自己多大的官呢?连我吃东西都管!有本事去管管赵大人呀。他可是当众给心月姑娘脸色,还要扣掉她两个月薪资!”
沈云溪脸色一变,眼里就有了恼意。
不等他开口,李心月就朝他摆摆手制止,然后看向童子安,轻声说:“赵大人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最了解武器锐利的重要性。他对我这个处罚,是最轻的。”
李心月说完,笑了笑。从沈云溪手里拿过牛肉干,递给童子安后,又接着解释。
“那两位弓箭手,是从镇上驻军中,随意抽出来的。镇上没有战事,官兵们虽然日常有操练,但不严格,士兵偷懒耍滑是常事。这样的弓箭手,在臂力、眼力、定力上,都远远逊于边境士兵。
臂力不够,弓张得不满,射出的箭自然就力度不够。而沈大人因为喜好长弓,且经常练习射箭,力度能媲美前线士兵。故射出的箭强悍有力,能刺入甲胄。只是箭镞的锐利度,还没有达到我们需要的刺穿、撕裂的等级。”
“心月姑娘不愧是大师傅,分析合理、透彻。”
童子安说完,双手拽住牛肉干,使劲撕扯的同时,嘴角就流出了口水,他也不以为意。
沈云溪也认可李心月的分析,但听她讲完后,眼里的光又黯淡下来,手指不由自主地在桌上敲了敲。
箭镞的锐利度不够,李心月重新设计时,可以调整图纸数据。打磨刃口时再多花费一些心思,就可以提高。
但锻打的材料如何解决?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
花朝节那天,李心月无意掉落于地的那把小刀,其自带独特的波浪纹。
刃口也锋利无比,他一直想知道是什么材质。
于是脱口而出,问了当时就问过李心月,但她没有回答的问题:“心月,你那把小刀是什么材质的?”
李心月看向沈云溪,一脸诧异,手就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的荷包。
她没有想到,沈云溪还记得那把小刀。
刚要开口告诉他时,可一想到爹爹的叮嘱,李心月内心就有些挣扎,最终把话咽了回去。
她垂下眼皮,不好意思再看沈云溪。
沈云溪见李心月面露难色,意识到那把小刀可能涉及李家隐私。他也不便再催问,就主动转了话题。
“心月,我会向赵大人寻求帮助,看他能不能重新给弩坊调派一批质量更好的铁。这是目前,唯一能尽快解决材料的方法。”
李心月点头,视线移到蔡雨声身上,随即朝他施了一礼,客客气气地问他,可否了解西北边境,特别是柳林城一带的地形地貌。
蔡雨声一怔,瞬间又面露欣赏之色,明白李心月了解地形地貌的目的。
他拿过桌上的纸、笔,画出了西北边境的大概形状。
“谢谢蔡大人,接下来构图时,我心里有数了。”
李心月说完,面色开朗了很多。
来弩坊时间不长,她已觉察出蔡雨声虽然少言寡语,但学识丰富,天文地理无不知晓。
沈云溪没有说话,看向李心月的眼神,除了隐隐的怜爱外,更多的是欣赏。
他知道李心月问蔡雨声西北边境的地形地貌,是因为那里的风沙大。战争中,肯定会影响箭镞的速度、方向等。
而在构图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锻打出来的箭镞,自然会更具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