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并且不停地进行自我鞭策,就无法真正做到珍视自己。
相反,我们也许还会越来越多地忽视自己的感受,伤害自己。
很多人说:“我会尽量让老公和孩子穿得体面,作为家庭主妇,因为自己平时不常出门,所以好多年都没买过衣服了。”
倘若持有上述主张的人原本就对时尚潮流不感兴趣,那就另当别论。但普遍看来,单身女性的确比已婚女性更加注重穿着打扮。
对于一位家庭主妇来说,考虑家庭预算可能是自然且必要的,但其中是否也有过于压抑自我的因素存在呢?
听到以下这个故事时,我曾认为对方真的像是一位“苦行僧”。如果是为了开悟,我自然可以理解,可事实上,她可能只是将所谓的理由强加给自己,并因此禁止自己享乐,这实际上是在变相地惩罚自己。
“我会嘱咐自己年迈的父母,天热要早点开空调。但对于自己,我认为开空调简直就是浪费,所以,我不会在自己居住的房间内使用空调。”(I.M)
因为感觉“浪费”而选择忍受酷暑可能会令你感到惊讶,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请你继续往下看。
“我不喜欢甚至越来越讨厌现在的工作,但我忍耐着自己的不满情绪,已经坚持工作了十多年。即使心里不停地说NO(不),我也不会在行动上做出任何反抗,还会强迫自己继续做下去。”(M.R)
“即使是带薪休假,我也会觉得自己在偷懒翘班。”(S.K)
读完上面的故事,在质疑他们对自己过于严格的同时,你是不是也在内心深处感叹深有同感,还是你会在无意间脱口而出:
“但这不是在为难自己吗?”
“他们就那么讨厌自己吗?”
“他们就那么想伤害自己吗?”
“必须要这样惩罚自己吗?”
深究人们无法重视自己感受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源头往往是每个人心中的“罪恶感”。
“罪恶感”会让我们成为自己心中的“戴罪之人”。作为惩罚,我们会把自己“关入牢狱”并将繁重的劳动强加于自己身上。当然,这样做会剥夺我们的快乐和享受,让自己过上无聊的生活。(我将在第三章中围绕“罪恶感”展开详细介绍。)
如果我们把自己视作有罪之人,那么,以这种方式严格要求自己可能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能好好珍视自己,又有谁会感到幸福呢?身边的人看到这样的我们会感到高兴吗?
尝试找到一个你认为“没有好好珍视自己”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