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理所当然的
提升自我肯定感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区分现在的自己能做到的事和做不到的事。
当然,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昨天可以做到,但今天却不行”“身心状态良好时可以负担得起,但现在精神略有不佳,所以很难做到”等多种情况,但请注意,重点是“现在”。
此外,自己的能力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重点。人有长处也有短处,“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做不到”的情况并不少见。
即便同样坐在一间教室内听课,理解能力和感兴趣的程度也会因人而异,甚至差别巨大。
因此,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能做到”和“做不到”的事,势必也会因为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状态而存在差异。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人,通常都不了解,也不擅长区分自己能做到和做不到的事情。
过于严于律己的人,在遇到无法做到的事情时,首先会质疑甚至责怪自己:“太奇怪了,昨天明明能做到,今天怎么就不行了?”“什么叫精神略有不佳,明明就是自我管理不善。”
而且,他们还会与其他人进行比较。这时,原本的质疑与责怪将进一步演变为“否定自己”。例如,“别人能做到,我却做不到,我实在是太差劲了……”
有些人正在慢慢地变为一个“机械人”,要求自己每天都保证高品质产出,不断“对自己赋予极高的期待”,把目标达成看作理所当然,认为自己必须取得成绩或者本就应该达到高水准。
这就像是在责备树立了遥不可及的目标但实际又无法达成的自己一般,毫无道理可言。
你能接受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情每天都会发生变化吗?
你能承认或接纳自己和他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吗?
我好像已经听到了你内心发出的声音,你仿佛在说:“我知道世界上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追求,身体状况和情绪也会随时发生变化……”(此处伴有笑声)
即使心里明白,你是否也仍然希望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情维持不变?
但除了天气和气压之外,我们还会受到家庭和职场环境的影响,当然,人际关系对于身体状况和情绪的变化也至关重要。基于荷尔蒙的影响等,女性通常更加难以把控自我。
我们要深刻地理解“身体状况和心情每天都在变化”这一理所当然的事实。
人们时常会认为“自己必须和周围的人做同样的事情” “自己必须能够做到别人也能做到的事情”,否则便给自己冠以“奇怪”的定义,但这所谓的“奇怪”其实就是“个性”。
很多事情别人可以做到,但我们自己却做不到,对自己太苛刻的人往往无法原谅这样的自己。
在和他人比较时,太过严于律己的人只会陷入自我否定,不断感叹道:“果然还是邻居家的草更绿。”
然而,当自我否定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让人产生试图通过发掘情况不及自己的人来寻求“优越感”并以此来自我宽慰的心理。
也就是说,深陷自我否定的人往往会通过“我比那个人更好”的想法来安慰自己,或者以“我已经能做到××”的观点让自己在心理上获取优势。
其实,这也是自我厌恶和自我否定的表现。通过和他人比较来获取心理优势的人,其实内心很不自信。我相信,你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人。
事实上,我也是一个性情不定的人,每天的状态都会发生变化。即便是在撰写本书期间,我每天的工作状态也都存在差异,有时思路清晰、进展顺利,有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快就会分心。
我曾经总是会提醒自己注意,比如,“这样将无法赶在最后期限前交稿”“既然昨天可以写那么多,今天也必须要完成与其相当的写作量,否则自己就不配被称为‘专业人士’”。
即使在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日子里,我也依然很努力,强迫自己将各种词语拼凑在一起。但是,每当事后再次阅读,我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语句完全不能被称为作品,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准确性,最终不得不返工。
我有过很多类似的经历,所以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慢慢地,我开始认为“写不出来也没有办法,不过这没有关系,只要按照自己当下的节奏去做就可以了,毕竟,最重要的是享受写作的乐趣”。
所以,就算耽误进度、赶不上交稿截止日期、给编辑带来麻烦,也比敷衍提交令人无法满意的稿件要好。(事实上,在撰写本书期间,我也曾要求编辑延长交稿截止日期。)
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不仅会让自己后悔,对读者而言,也十分失礼。
因此,我会试着让自己区分现在的自己能做到和做不到的事情,并且只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能做到的事情上。当我不能专心写作时,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其他工作。其实今天恰好就是这样的一天,直到刚才,我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回邮件、查看学生的工作情况、浏览YouTube视频等。
不知不觉中,我的脑海中突然就产生了有关本节内容的灵感。这时,我并没有任何特别的准备,随即便投入到了写作当中。
你想把自己宝贵的精力投入到什么事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