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辜负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日)根本裕幸 2023-10-07 16:52851

所谓优等生,是指认真聆听老师和周围人的教导并采取符合他人期望的生活方式的人。

优等生通常会将“不打扰父母和老师、不给他人添麻烦、不用他人照顾、不让他人生气”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于老师和家长等成年人来说,优等生很容易照顾,老师和家长也非常希望孩子善解人意、懂事听话。但对于学生本人而言,要想做优等生,几乎只能在“他人轴”的状态下让“他人优先于自己”。

优等生较高的目标定位和角色定位,使孩子总是尽己所能地满足周围人的期望。在采取行动时,想成为优等生的孩子,脑子里想的通常也是“我怎么才能不打扰大人?”“我会惹他们生气吗?”等问题,所以,他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我。

要跨入优等生的行列,人们就必须压抑自己的情感,一直处于思考的状态。这样的话,人就很容易感到疲惫。

但是,想到如果露出疲惫的表情,就会打扰到别人,优等生就会竭尽所能,努力以笑脸示人,让人心疼。

优等生的内心总是存在矛盾,即使试图压抑,心中的负面情绪也依然存在,他们也会生气、孤独、懒惰或者想通过撒娇来得到关爱。

然而,因为无法表达,优等生经常会感到痛苦,就像自己体内有一个严肃认真、严格苛刻的“魔鬼教官”。

如果懒惰,自己的内心便会“挨打”;如果自私任性,便会遭到“教官”不分青红皂白的斥责。这时,他们想通过撒娇来得到关爱的一面也会遭到否定。

优等生不会惹大人生气,但他们总是控制不住对自己发脾气。

进入叛逆期后,一些优等生也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欲望。但是,对于习惯以“他人轴”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优等生而言,这种情绪又不得不严加管制。因此,他们的心里会产生更大的矛盾。

即便长大成人,优等生的这种生活模式也会持续下去。

“我会尽己所能地去满足他人的期望(理想),但是,一旦我做不好,我就会质疑自己为什么做不到,这导致我心里感觉很压抑、郁闷。”(I.E)

这就是一个成年的优等生会因为身患“燃烧殆尽症候群”而选择退缩,或者在自己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之时深陷迷途的原因。

你是否也曾是一名优等生?比如,和朋友在一起时可以做到自由洒脱,但在职场上却会力争做一个“优秀员工”?

继续阅读:为什么越认真越痛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今天也要对自己好一点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