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后。
夏义城。
据说这里原先叫陈家堡,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人间遭了天灾动荡,后来平定下来,这里也改朝换代,从陈家堡改名成了夏义城。
“为什么叫夏义城呢?”
一个梳着总角的小女孩问她的祖母:“是姥姥的‘夏’吗?他们说其实是侠义城,不是夏义。”
老妪笑眯眯慈爱地抚摸小女孩的头发,“是夏季的夏,因为当年城主的义母就姓夏,为了纪念那位义母,才改名夏义城。”
只是传得远了,不明就里的人以为是侠义城而已。
“哇,”小女孩仰头惊叹:“那义母好厉害!”又道,“义女城主也好好!”
老妪面含微笑,没有与疼爱的小辈说自己其实见过那位义女,彼时她们都在那地下城居里,她远远看着,她还带着自己的一位妹妹,后来她才知道那也是她义妹,她竟是那群人里的头领,她远远看着,只觉惊奇羡慕,后来……诸多的事后,他们终于从地下城再次能回地上了,她的同乡旧邻们有的打算回原地,有的去仙人城,而她……
和几个小姐妹默默来到了夏义城。
老妪以前不姓夏的,是后来改成了夏。
‘我见城主,始知有另一种活法,不如改成与城主的姓。’
而后,她见证了此城的再兴起,城主退任,义妹接替,而后是义妹的义妹……
至今,已是第三任城主。
夏义城也成了方圆数千里有名的大城。
往来商客如织,八方通衢。
老妪看着远处城里的郁荫,“听说,以前这里干旱着呢……”
——那场不知道怎么来的天灾后,这里的地势不知道如何也改变了,从前的沙地干荒,竟有了河流过,后来就成了绿洲,再到如今,黄漠早已不见。
老妪慢慢说着,没注意到一个穿布衣的人擦身而过。
那人布衣布鞋都太普通了,大抵是她人也普通,所以这许许多多的人往来进出城门,但她就是格外令人忽略一样。
这个身影从城门走出,径直向城外一处田地而去,她的步速不快,步子也不大,但若是有人真当看在了眼里,会发现她走得格外快!
似乎一步就跨出了常人的数十步一样!
但好在没人察到。
这人很快到了田里,在田埂上驻脚一望,便径直到了路旁一堆石埂边。
她俯身,从石碓底拿出了一块。
“哇……”一行小童在草堆里玩,看见不禁道:“好大的力气!”
可不,那石头可有他们高呢!她一手就提起来啦!
“唔……”此人似乎没想到被看到,轻唔了一声。
小童们已经围过来,“这是什么石头?”“你拿这石头做什么?”“你还要吗?我知道很多地方有大石头哦,我家里也贩的……”
不愧是商路繁盛的夏义城的孩子!
女人摇摇头,只好解释说不是,只是看这石头有缘,而且也不要别的石头,只要这一块就好。
“我知道了!”此时,小童里大一些的那个,且是从刚刚起就没说话的那个,开口道:“这不是寻常的石头,是个石像!”
石像?!
众孩儿惊奇,踮脚争前恐后地围观,这时候才发现竟是真的——
那石头圆头圆脑袋的,虽然不怎么真,还模模糊糊的,但真刻着人脸和衣服模样,真是个石像!
“你是收古石头的行商?”
这下,小童们似乎都确定了。
女人定一下,点点头,到底承认了:“算是吧。”
不过她也拒绝了小童介绍的别处的石像,只说自己只收这一只就够了。
“我知道,这是‘神仙像’!”
还是那大些的孩子叫破。
众孩儿惊呼。“神仙像!”
他们都没有见过神仙。
据家中的祖母辈的人说,世上是有神仙的。
他们中人父母的许多祖辈甚至都亲眼见过神仙、到过神仙的地界!
但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神仙是什么样的?’
‘神仙的城是不是在天上?’
‘神仙的法术有多厉害?’
孩童们的问题有许多,但长辈们的回答却总还是那些,总还是不变,渐渐的,孩童们就不再那么好奇,也不再总是想起,毕竟,只是说而已,就像他们好奇听的许多故事,神仙,也渐渐成为“故事”里的。
“听说,咱们这里以前有个女仙……”“我知道,我祖祖说是‘白女仙’!”“唔,不就是神仙,我还亲眼见过呢!”“又说大话,跳大神的可不算神仙……”
孩子们争论起来,再回神,就发现刚刚抱着石头在旁边的女人不见了。
“啊!”
……
白珑慢慢将石像看了一遍,确认是当年的女仙像,她细细将其收起来。这已经是最后一个了……
这几年,她收拢这些石像,如今,已是最后一只了。
她回看那些小童们:他们现在还争论神仙,等再过些年,等到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无人再说真见过神仙这些话了。
人界,已经在与灵界完全分隔开。
她这百年,在做的就是这一件事,让各界平缓地、度过过渡之期。
——灵界在衰落。
是了,衰落。
这不是人力可阻挡的趋势。
仙修,魔修,可能数数年后会完全消失,这个世间只剩凡人。
长老们曾经无法接受这个颓势,所以想直接将仙修界提为神族——天道让仙修不能再飞升,那么,他们不需天道,他们自己便可为神,但那代价之下是魔域和众众凡人,他们此执念,注定不可成。
他带走了所有长老,避免了那些除他之外无可抗衡的力量带着世间走向自取灭亡之路。
现在,她接过这责任。
灵界会衰落,但她尽量让它们落到地时是稳和,平定的。
就像这世上每一日的日升月落一样。
……
她提步,念头一动间,身已在想来之地。
这里是数个人的埋骨之地。
师尊,夏义,她的侄女,等等……
她给他们各放了一株花,心念再一动,人已经去至灵界处理事项。
……
如今的灵界是仙修和夜修的统称。
她仍没让他们合居,而仍慎重地在两界用了结界,但那结界就像人间两国的国界、或是诸城的城碑,不再是相杀不能容的恶仇之界。
仙修界自然有不少阻力,但已经不再能阻挡她。
她已是当世最强大;
百年前的三大宗失去了那些掌控的长老,亦失去了最强大的倚仗,虽仍有不少元婴修士,可他们也在那场动乱里神魂体身皆受损——
尤其知晓世之真相,不少人避隐,不再出世;
三大宗竟一夕失力。
余下的中小仙门林立,但都不足以阻她,她——
是可字面理解的,半神。
她对于这个事实,曾羞耻,即便现在想起,仍然有淡淡的耻感,但她知道这是她须面对的。
她如何自耻都无法更改这个现实,因此,她分离自己的感知和处事:
她一力按下修界反对的势力,对几个跳得特别高或者手段特别深的罪魁,杀一批,打压一批,再拉拢一批,如此,杀鸡儆猴有了,短时间会安定,也会让余下的人看到,她是可合作的,让他们的目光暂时从夜修和人族身上离开;
夜修,便是魔修,她改了他们的称呼,甚至他们的修炼:
——从前的夜修其实是有另一种修炼分支的,他们起初不是全以欲望为食,以吞欲进阶,最初的最初,夜修的称呼来源,是意料之外的直白……
——因为他们可以在夜色中修炼,在夜里修炼远比白日之力更适合他们,所以他们自称为夜修。
是了,夜力。
最初的夜修认为,白天和黑夜各有各的力量,这力量是截然不同又蕴藏着互相转化的力量,他们痴于这种力量,进而潜修,只不过在修炼过程中,比白修更容易生心魔,对心性要求更强更高,所以渐渐才变成混乱魔欲状……
她查到这些自然不易,但查到了,便是一条魔修的寻生之路;
她直接用强硬的手段要求他们修习。
修习的方法她尽数教出,对于夜修,他们崇力尚强,她便直让他们向她挑战,挑战不过者,自应听她的。
如此粗暴直接,但对夜修却有效。
经年,终于有一批夜修是事实意义上的夜修,如他们的夜祖一样。
且,浊者,并非只是浑浑,要知道,浊沉落,便是地基。
新的流派开创,仙修夜修平和渐渐有望。
再……
是人族。
这个日后的繁盛之族。
她对待他们更加小心,她将他们尽量与灵修分隔,对他们每一次每一点做法都慎之又慎,尽量保存他们更多的火种。
他们是天道偏宠的下一种族,她能做的就是尽量不插手他们的发展。
——是她的责任。
既然,她阻了他,那么,现在的一切应由她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