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小镇上仍旧热闹非凡,只是出摊的小贩之间,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昨晚广源居的大火。
一辆马车缓缓悠悠开进了镇中,停靠在了路边。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四下打听着姜玉泉的消息。这个女子,正是千里寻夫的贾芸芷。
话说当日贾通交给了贾芸芷一驾马车,车内已经给她带好了盘缠干粮,连同小川山政送给自己的太刀一并交给闺女防身。靠着贾通的马车,贾芸芷一路从济南出发,径直向北。她不知道姜玉泉的具体路径,只能向关外进发,沿路打听,均没有姜玉泉的信息。
到了京城附近,贾芸芷料想姜玉泉也不会傻到去大城市,便也改走小道,这一日到了这座小镇上。
看着两个孩子吃完早点后,贾芸芷让姜增福看着姜增勇,自己则前往小镇中打听。不过,贾芸芷所说的姜玉泉“富家公子”打扮,却在镇里过往的人中凤毛麟角,所有人都说没有见过。贾芸芷绕着小镇打听了一上午,也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无奈之下,贾芸芷只好准备暂时返回马车,再从长计议。
正要走开的时候,贾芸芷被一个乞讨的老头儿叫住,交谈之下,贾芸芷得知了姜玉泉的下落。贾芸芷给了老头儿一块大洋,告辞离去。
回到马车处,贾芸芷见两个儿子均是无碍,便将马车赶到了广源居旁边。通过向周围商贩打听,贾芸芷得知广源居是一座古刹,平时寺门紧闭,只有初一十五才有护院出来施粥。
贾芸芷绕着广源居转了几圈,也没发现有什么办法可以溜进去,周围也没有比它更高的建筑供她向内张望。贾芸芷有些失望地回到马车,想着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从长计议。
广源居前,是一条宽阔的石路,此时,正从路尽头行过来一支车队。打头的是一辆福特轿车,后面跟着几辆军车,方头的卡车上,码着一排排士兵,足有几十号人。
眼见车队过来,路边的摊主纷纷避让,只有贾芸芷一直心念姜玉泉,浑浑噩噩的根本没有听见车辆的鸣笛声,直闯到车队头车前,才被一阵尖锐的刹车声惊吓,摔倒在地。
一个副官从车上下来,怒骂:“走路没长眼睛。”
拿起手中的马鞭正要抽下,忽然听见一个声若洪钟的声音响起:“慢。”
只见又从车后下来一个军装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炯炯,大步流星来到贾芸芷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她看了又看。
贾芸芷也见这老者眼熟,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忽然脑中想起了儿时的记忆:“秦伯伯?”
老者此时也认出了贾芸芷,激动地一把扶住她的肩膀:“芸儿。”
原来,这老者名叫秦钟,是当年贾通的结拜弟兄,两人一起从苏州老家闯荡至济南府,合伙经营了一家酒楼,生意红火非常。
但是,秦钟却因为酒后误伤人命,摊上了官司,还是贾通冒险将秦钟救出,让他北上避难。
秦钟举目无亲,只能在京畿附近落草为寇,后来大当家死了,他做了大柜。
秦钟觉得小打小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便招兵买马、聚草囤粮,又贿赂上级,买了个守备区旅长的军职,成为地方上的军阀。
虽然比不上陆执那般列土封疆,但在这一亩三分地,跺跺脚四城皆颤。
贾芸芷见到秦钟分外高兴,先是将姜增福和姜增勇带过来拜见,又说了以往经过。说到怀疑丈夫被奸人所囚,生死不明时,秦钟勃然大怒:“在自己的地盘上,还能让侄女和侄女婿吃亏不成?”
他当即点起手下军士,直接撞开了广源居的大门。乱世之中,有枪杆子才有话语权,广源居的人被一帮兵痞用枪指着脑袋跪在地上。
秦钟让贾芸芷挨个辨认,贾芸芷从头到尾看了三遍,却没有发现姜玉泉的踪迹。麻子脸眼见贾芸芷没找到人,怕又被枪指脑袋,也是有意示好:“姑奶奶,找人您总得有个特征,您说说?”
贾芸芷只好耐着性子把特征又说了一遍。
麻子脸听完后想了想,一脸无奈:“姑奶奶,您这特征也太普遍了,我真记不起来,要不您再……”
话未说完,就被副官一拳打倒,几个军士上前就是一顿揍,直打得麻子脸口鼻窜血。
秦钟缓步踱至麻子脸身前:“这回,想起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