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一夜间乾坤厅厨台高铸,铜铃响师门斗祝融升
杨千紫20242024-09-13 10:002,023

乾坤厅门洞开,一股古老苍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仿佛雄鹰飞掠高原寺庙残破的屋檐,长风吹过千年斑驳城墙的楼殿,苦行僧侣在荒野中踽踽独行,回首摘下帽兜,露出风霜侵蚀脸庞的瞬间。

千百年的记忆纷至沓来,让人如坠梦中,为之一震。

原本厅中的长条桌和其他杂物已经被撤走,推在角落用白布掩盖。

两座高近两丈的木台伫立厅中,相对而立。木台下粗上细,不过顶端细处也可容三人转身。台上摆放着各种厨具,应有尽有。

木台通体由上好檀木打造,连接无缝,浑然天成。台身刻着仿古花纹,这些花纹又组成纷繁晦涩的图腾,一眼看进去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姜玉泉带众人来到台前,精神矍铄,一点儿都没有熬了三天大夜之人的疲态:“厨道自上古便有。传说黄帝时期司掌用火的火正,也是第一个正式的职业厨师。当年厨师烹饪,是极为隆重的事情。可以和神官占卜问天相当。”随即他看向崔九“师兄,为了你我师门之争,我特意铸造这两座高台,为您一会儿施展绝技助兴。师兄可还满意?”

崔九看到高台眼中也流露出震撼,但其中却隐藏着一抹担忧和疑虑。

姜玉泉仿佛知其心中所想,做了个请的手势:“师兄若是怀疑我用诈,大可上台检查一番。”

被姜玉泉看破心事,崔九难免有些尴尬。但师门竞技非同小可,这不单关系到自己在鲁菜门的正统地位,更关系到萃华楼以后在奉天城的营生。

崔九冲姜玉泉拱了拱手,便寻路走上了高台。

而借着这个空当,小川流心赶紧来到姜玉泉身边:“这两座高台,都是昨晚你自己鼓捣出来的?”

姜玉泉只是淡淡一笑,冲小川流心摆了摆手,将头转了过去。

在众人都看不见的角度,姜玉泉脸上瞬间闪过了一丝疲惫。

三天时间几乎不休不眠,最后一天更是连起两座高台,已经熬尽了姜玉泉的心血。如今他全靠心底里的意志和他用木材配出的醒药坚持。

故作轻松的姿态,更是为了迷惑崔九。

少年时期,姜玉泉初和父亲学做生意时,父亲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曾经当世有两位巅峰剑客。其中一个以一招落败于另一个,落败的剑客决心闭关修炼。十年后,落败剑客功成出关,第一件事情就是马不停蹄地寻找当年的剑客比武报仇。但是当年胜了自己的那位剑客已经兵解飞升,他的儿子如今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而是做了一位裁缝。

落败剑客不信儿子没有继承父亲的剑术,坚持要和儿子比武,约定三天,不然满府鸡犬不留。儿子心中忧郁,但是母亲却开导儿子,让他用制衣的心态去迎接比武。

到了约战的日子,儿子来到校场。首先脱下自己的外衣,整整齐齐叠好放在一旁。又抽出父亲的剑,细细打磨。最后将剑高高扬起,大喝一声!

落败剑客再次大败,他根本不敢和儿子对阵。并逢人便说,那是他见过剑法最高绝的剑客。

而姜玉泉,此时就是那个儿子。

他为了获胜,只能去造势。不过他仅仅希望他如今的气势能够镇住崔九七成便可,而剩下的三成……

他轻轻抚摸着身边的高台:希望这东西能管用。

就在此时,崔九从高台上转了下来。姜玉泉连忙迎了上去:“怎么样?师兄?没有问题?”

崔九摇了摇头。姜玉泉起身便登上高台:“那这师兄检查过的便我来用,师兄用另一座。”

崔九原本张了几次嘴,似乎要和姜玉泉说两句场面话,但看姜玉泉完全没有和自己交流的意思。更不知道这三天时间贾通传授了姜玉泉何等速成精妙的厨技,心中竟然怯了三分。

姜玉泉设计的木台是从台内进入台顶。在内部台阶上,姜玉泉才面露痛苦神情,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豆大的冷汗顺着额角一直滚落腮边。

他手忙脚乱地从怀中取出两粒西药,囫囵吞入腹中。舒缓了几秒钟之后,擦去汗水。重新恢复了一副气定神闲的面容,快步走上木台。

此时崔九已经登顶,和姜玉泉遥遥对立。

这场师门竞技姜玉泉找了诸多见证人,主持人更是找了董少川作保。

见比试双方已经站定,董少川上前一步,张开双臂,声如洪钟满室回响:“诸位,在下松鹤楼董少川。有幸得姜老弟之邀,来主持姜玉泉和崔九的同门竞技。胜者将得到师门信物,伊尹令。从此统领整个师门。”

说着董少川冲贾通示意。贾通高举伊尹令,绕场一周,让大家都看清楚并非赝品。才将其端端正正摆在了木台之间的桌子上。

接着,董少川将五枚信封放在伊尹令旁边:“请两位选择竞题。”

崔九抬头看向姜玉泉,冲他一伸手:“师弟,做哥哥的让你先选。”

姜玉泉也抱拳回礼:“如此,师弟便失礼了。”

说着沉吟片刻,对董少川比了个“三”的手势。

董少川打开三号信封,举给大家看:“姜玉泉抽到的是,四喜丸子。”

这几乎是鲁菜中最考刀工的菜品,要将肉料切成四毫见方的小丁。而只有每一刀的力道相同,才能保证食材的绝对口感。

听到姜玉泉抽了这个,崔九也觉得胜券在握。轻松地冲董少川做了个“五”的手势。

董少川见状便拿出了五号信封中的便签:“葱烧海参。”

这道菜其实要比四喜丸子的工序繁琐,但对于崔九来说却是小儿科。只需要掌握好火候便可高枕无忧。

董少川从怀中取出一枚铜铃:“双方准备,闻铃生火。”

姜玉泉和崔九分别将厨帽和厨氅穿戴整齐。崔九着黑,而姜玉泉则穿白。

见双方完备,董少川深吸了口气,手中铜铃猛然晃动。悠远清脆的响动响彻整个乾坤厅。

随着这声响,剧烈的祝融之火,从两座高台上呼啸升腾起来!

继续阅读:第47章 姜玉泉匠心独运,崔九爷溃不成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盛京烟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