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月子,万娟便带着孩子回来了。住在竹篾子胡乱堆砌而成的屋子里,四面漏风,好在是夏天,倒也不觉得寒冷。可是重建工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长期这样待下去也不是办法。尤其是几个叔叔婶婶也都逐渐有了孩子,大家住在一起已经不方便了。
“你妹妹已经去山下了,你和云川也要早做打算。需要帮助的地方你尽管开口。”也不知道是万馨那样一闹,还是因为看见万娟住在这里着实不体面。
“没事的爸,这条件再差也比小时候强上不少,跟你们住在一起不算吃苦。云川也理解,我们都住得习惯。”
“你……住得习惯就好。”万衍麟莫名有些感动。
万衍麟是地主成分,家里亲戚众多,自小对大家族的勾心斗角耳濡目染,虽然一直也被自己的爷爷妥善照料着,可也吃过同族亲人的区别对待,所以对自己的子女,他发誓要一碗水端平。对万娟和万馨从来没有区别对待过。眼下家里有了困难,万娟和万馨的选择让万衍麟着实忍不住去对比,究竟谁才像小棉袄?
可作为家里人,最忌讳的就是细想各自的付出,万衍麟将二人的表现看在眼里,可在外人面前,甚至在行动面前,依然还是一视同仁。
泥石流后的两个月,所有的淤泥都清除得七七八八,剩下什么、不剩什么都清晰可见。四幢房子的墙体被毁,里面的东西被冲走的冲走、腐烂的腐烂,只有一间最开始的房子还保存完好,但四面被泥水泡过的痕迹也需要翻修,跟重建没有什么区别。
万衍麟这些年挣下的基业算是都毁了。
可这还不算完,确定了所有房屋都需要大笔资金重建后,向云川回家的时间也变少了,最近两周几乎都见不着人。
万衍麟更加难过了。
原本经过难产那一遭,万衍麟将向云川的表现看在眼里,他眼里那真心实意的心疼、后怕,是怎么都装不出来的。生产之后,又主动把万娟接到了向家去坐月子,一整个月没让万家出一分钱,还给万夏准备了一个金项链作为生辰礼,这是老大向云平的女儿都没有过的待遇。万衍麟虽然觉得厚此薄彼的行为不利于家庭和谐,但那是向家自个儿的事儿,他们对万娟的好却是实打实无可挑剔的。
万衍麟以为万娟历经此劫,夫妻关系算是彻底稳妥了。却不想很快,向云川就开始变得不着家。就连阳海帆来的次数都比向云川多。阳海帆虽然在处理业务能力上比向云川差了一截,但胜在为人老实,让他做什么就去做。不会主动去动脑筋,但安排给他的事还是尽心尽力的完成。
可也就是这一份不尽力,万衍麟看得出来他只将自己作为客人,在以“作客”的心态处理万家的大小事务。全然不似以前的向云川,让万衍麟觉得他是真真正正的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去爱护、去发展。
万衍麟顿时少了一条手臂,没有人可以信任。
这段时间里,万衍麟做的最多的,就是一个人坐在山边边上,头顶一轮明月,月辉下是他七零八落的家。而他的家人和跟着他讨生活的工友们就在不远处的空地上,用竹篾和泥土搭建了临时的住所,因为住不开,到了晚上,会把凉席拖出来,就着月光睡觉。
夏日蚊子多,四面点着蚊香,一片烟熏火绕。最小的万夏被蚊子咬了,不会说,只会哭,万娟怎么都哄不好,于是大家伙都只能跟着睡不着。而向云川也总是不在,说是去出差了,可那个年代哪有那么多差要出?
万衍麟心里头着急啊。
不仅着急家没了,更着急向云川这个赘婿,他会不会也跟万馨一样,一去不返?
连亲生女儿都能离他而去,何况是赘婿?
虽然之前向云川的表现可圈可点,可真当一个人做起戏来,要人看不出来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万娟和万夏该怎么办呢?他的厂房没了,家没了,他也一把年纪了,他还能护着她们长大吗?
各种念头在万衍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而后茁壮成长,盘根错节着打架,搅扰得他夜不能寐。很快,他就病倒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群龙无首之际,久未露面的万馨终于回家了。
万娟把万夏送到了杨青英家里去,万娟白天在上班,晚上就来医院接替母亲,日夜操劳之下总归是扛不住的,于是万馨和阳海帆也加入了陪床。
姐妹俩两月没见,万馨的肚子已经显怀了,尖尖的,她更加得意了。
“他们都说是个男孩,我也偷偷去问过,医生虽然没有明说,但让我准备些宽大的料子,说明很大的概率是男孩。”万馨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万衍麟,道:“爸,这回万家有后了,你可要赶紧好起来,等着抱孙子呢。”
万衍麟自然是开心的。但也不想说让万娟不高兴的话。
“男孩女孩都是万家的孩子,都好。”万衍麟说。
万馨的快乐没有感染到万衍麟,却没有失落,因为现在都传言万娟的日子不好过,她这个做妹妹的,就放下了过去的矛盾,安慰万娟,道:“姐,姐夫还没回来呢?”
一旁削苹果的万娟点头:“还要一阵子。”
“姐夫是真去工作出差了,还是有别的事儿?”万馨忍耐了许久,才说:“要真有别的想法,你可要早做打算。”
万娟听了这话,不太高兴,问她:“你这是什么意思?”
万馨左右看了看,深夜里,同房的病友几乎都睡了,才压低了声音,说:“我听说,厂子里根本没让姐夫出差,他这次没走流程,是自个儿硬要跟着组织去怀化的,他直属领导都不知道!这事儿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他这是欺骗你,不顾家庭。往大了说,这就是欺上瞒下,是旷工!是要吃处分、被开除的!”
万馨话里话外都暗示万娟,向云川可能是想逃避万家的重建工作,不想吃苦才找了个借口跑了。
但万娟并不相信。
“向云川不是这样不负责任的人,他也不懒,他喜欢给爸干活。”万娟一点也不在意万馨说的话,万馨原本是好意,被万娟这样一驳斥,又觉得自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于是也不再提。
向云川一直到半个月后才回家。而这时,万衍麟也已经病愈出院,开始着手跟人洽谈房屋重建的具体合同细节了。
眼下服务部大半业务被暂停,退单的不少,所需要的生产环境也不如之前大,万衍麟准备缩减房舍,却发现现在物价上涨,重建一栋房子的钱就抵得过之前所花费的所有。万衍麟觉得深深的不划算,却又不得不这样做。
“爸,这事儿要不然再考虑考虑?”向云川一回来,就提出了跟大家伙相反的意见。这让大家对他都很是恼火。
“这些日子你不在,你没体会过住在竹篾子房的日子,怎么你一回来,就想阻止我们过好日子呢?”万怀忠年纪最小,这些天把万娟独自生活的情景看在眼里,对向云川的意见颇大。也看得出来万衍麟对向云川有意见但碍于情面没有说,于是率先发难——反正他说的话是万衍麟想说的,但万衍麟不好开口,那他这个当徒弟的就替他说。
万衍麟也看向向云川。
向云川不疾不徐,道:“爸,我跟着我爸走南闯北,铺设成昆铁路,一路什么房子没住过?比这简陋得多的房子我也住过,我不是不能吃苦的人。只是这房子,我觉得还可以再缓一缓。”
“缓到什么时候?”万衍麟问他。
向云川道:“我不能确定缓到什么时候,但等到了能建的那一天,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您。”
“你当你是谁啊?”不等万衍麟回答,万怀忠率先冲了出来,道:“这里是万家,是万师傅说了算,你无凭无据的就说不能建,凭什么?就凭你是万家的赘婿?”
万怀忠差点就要跟向云川吵起来,但向云川不论万怀忠怎么出言不逊,都不跟他吵。只是一个劲的劝说万衍麟和万娟,让他们不要太快建房子。
“爸,具体的细节我现在不能透露给你,但是我希望你能相信我,我是为了万家好,只要再等上一等,我相信我们家能变得更好!”向云川说完,万衍麟更纠结了。
“师傅,您可不能听他的,现在材料一天比一天贵,眼看马上就要冬天了,到时候咱住哪里?订单排到明年了,再不交货我们得赔钱了!”
一个是抵死反对的向云川,一个是督促万衍麟赶紧重建房屋的万怀忠等万家人,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然而万衍麟却鬼使神差的觉得,他该听向云川的。
原本他就在建房一事上摇摆,如今向云川坚决反对,就看在他是家人的份上听他一回。
“已经等了这么久了,就再等一等,我向你们保证,不管怎样,今年冬天我一定让大家有火烤,有床铺睡,有压岁钱拿!”
万衍麟顶住压力,支持了向云川。可是大家对向云川的白眼却与日俱增。
天气一日日的转凉,万娟已经完全无法在自家带万夏,只能拿出一部分的工资,将万夏长期的寄养在杨青英家里。杨青英说什么都不肯要万娟的钱,只让万娟踏踏实实工作,万夏交给他们,一定照顾得妥妥当当。
万娟和向云川继续工作着,可万家的职工们却流离失所。
“我们究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万怀忠每天都会去找万衍麟。
万衍麟也说不上来,可直觉就是告诉他,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再按照过去的思路一直走下去。他得跟上年轻人的节奏,求变。
他总不能一直生活在山里头,时时刻刻担心着下一次泥石流会不会又冲毁了他的家……
就在万家又愁云惨雾了半个月,寒露降至这天,向云川终于回家,跟万衍麟说:“爸,咱们离开这里,去省城发展吧!”
向云川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讶了。
这天,仪器仪表总厂发出通告,整个厂要搬迁到长沙,愿意去的登记,不愿意去的可以服从调配,跟洪江地区其他业务部门交换职工。而向云川和万娟都在服从调配去长沙的名单上。原来向云川一直在等,就是在等仪器仪表总厂发通告,他好名正言顺的带着全家人一块去长沙。
向云川解释道:“这些天我没回家,是临时去帮组织上跟人谈判去了。组织上在怀化买了三十亩地,准备建立新厂房,可这三十亩地迟迟无法交付,让厂里三千多职工和家属无法安置,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民心也不稳。领导的意思是他们毁约在先,索性就断绝了去怀化的心思,既然要把这几万子弟兵带出大山,便干脆带到省会长沙,在那里天地广阔,大有可为。而我虽然知道领导的打算,但是在正式的公告出来之前我没法透露这些细节,让你们担心了,对不起。”
众人这才明白,向云川这些日子所谋划的是怎样一步大棋。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也去长沙?”万衍麟问。
向云川点了点头,说:“对。爸,现在不像以前了,守着山能吃三辈子。虽然住在山里肯定饿不死,但也没有别的发展了。别人都说咱们家倒霉,气运倒了才会引发泥石流,招来横祸,以后不会再走运了。可我并不这样想!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机会,是上天让咱跟着仪器仪表厂一起,搬迁到长沙去。在那里,离全国各个地区都近,光来回运输费用都省了一大笔,趁着这次机会,咱也跟着走出大山的东风,到城里去生活,以后咱也就是城里人了!”
一句“城里人”让万衍麟着实动了心。
他这些年走南闯北,跑遍了祖国大半个疆域领土,见识过沿海地区的繁华,也知道三线城市的寂落。当初三线发展的政策在那个国际局势下很有必要,可是到了现在,走出大山,带着民众奔向更富饶的生活才是新的重心。
万衍麟思考一夜,临到天广泛白,李道锦起床,他才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离开这里,去省城发展?”
“你终于问我了。”李道锦说。
这些年,李道锦陪在万衍麟的身边,一直是打辅助的职位。万衍麟在外赚钱,李道锦料理家中一切,就连她自己都快忘记了,她曾经是和万衍麟在一个矿上工作的骨干。她拿的优秀员工可不比他少。
她几乎想都没想,就点了头,道:“假如房子没塌,或许我不想动。可眼下房子都没了,咱们留在这里的根基都不复存在,索性变通,去大城市,就能跟省城一起发展,总比咱缩在这犄角旮旯里强吧?咱哪一次求变,不是变得更好了呢?”
有了李道锦的支持,万衍麟更加有底气了。
几乎没跟任何人商量,在建房队伍再次准备来找他签合同那定金的时候,他向大家宣布:“不建了,去长沙。”
“去长沙?怎么去?”大家都惊讶了。
“租几辆大卡车,把全部家当都搬过去。这里的一切搬不走的就都留在这里。不破不立,既然上天已经让咱破了,索性就奔向另一个地方。”
“这能行吗?”三叔问哥哥。
万衍麟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行不行,但我相信组织和政府。万人大厂都决定去长沙,我跟着去有什么不对?在哪里建房子不是建?咱也跟着仪器仪表总厂一起,去长沙建!”
万衍麟不顾大家的质疑和反对,下定决心,并立即约好了租车队伍,第二天清晨,便带着全家去长沙。
翌日拂晓,静悄悄的,三辆解放牌汽车载着全家老少十五口人向着省城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