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还魂
唐玥2024-05-09 09:453,630

  如果现在空无一人,赵逢药一定会绷不住一顿猛咳。

  他惊也似地放眼四周,发现所有人都为这个名字的出现而震惊,但却又都露出一副“不知道为什么而震惊”的表情。

  “赵晏师?这又是谁?”

  时隔三十年,天玑老人如雷贯耳,但对于赵晏师,不是当年大浪淘沙过来的人,鬼才知道这是哪号人物。

  赵逢药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叹。

  算起来昔年黑龙山所在,也曾是他十三盟三十六峰势力范围。在他的地盘上谈古论今,居然不知道赵晏师是谁,真是太对他不住了。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淮左十三盟’这个魔教组织。”聂元川对当年之事似乎了如指掌。

  “三十多年前,赵氏王朝覆灭,中原武林天下大乱。当时所有江湖势力割据为阵,称霸一方。而就在淮左这个地方,出现过个一等一的大魔头,不会武功却统御东隅十三州,危害武林,生杀掠夺,此人便正是赵晏师!”

  “可能各位并不知道,当年正道武林为除魔卫道,在赵献王的号召下,成立了共御外敌的‘正气盟’。我师父就是当年‘正气盟’的一员,为铲除赵晏师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此令牌没人比他更熟悉。”

  江湖总传言凌云台始建于动荡年代,锄强扶弱,见证兴衰变迁。

  没曾想万鹤松掌门竟还是当年屠龙义士的一员,难怪凌云台尽管不复辉煌,中原武林却始终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聂元川这么一解释,事情就都能对得上了。

  赵逢药笑得很勉强。

  殿内议论纷纷:

  “但是……不会武功,真的能跟正道武林打得有来有回吗?赵晏师其人真有如此聪明绝顶?”

  “既是邪魔外道,哪里能配得上这四个字。我看也不过是诡计多端,钻了乱世人心的空子罢了!”

  “说起这个名字,其实我也曾在师父临终之前听说过。说他乃前朝赵王次子,打着皇朝遗脉的身份招摇撞骗,其兄长在前线收复万里失地,他便在背后处心积虑、推翻亲兄取而代之,可谓六亲不认、心狠手辣。前前后后三十年,所有邪魔外道都无出其右!”

  “难怪赵氏王朝最后淹迹于人间,有他这样的后人简直三生不幸!”

  赵逢药心生愠怒,很小声地揶揄刚才那段临终之词:“人都要死了还能说出这番话,真是念念不忘呀。”

  贾信如不知何时早就偷摸回到了人群,也从角落传来一声“就是”。

  结果刚才那人转头就跳出来斥责:“我师父他老人家也是由得你们多嘴的?”

  赵逢药哼了一声不再言语,静看他们把“赵晏师”挖坟出来,究竟要意欲何为。

  聂元川短暂沉思过后才道:“可是二十年前,正邪两道决战于崖山,赵晏师早已葬身大海,凌云此时为何会出现他的令牌踪迹?”

  赵逢药心思猛得一沉——崖山?

  “聂少侠说的莫不是‘崖山海战’?这场海战在史书上也有过一笔记载。据说中原武林乱局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才最终画上句号。只不过正道武林也因此役而元气大伤,天下并没有因此太平,反而风雨浮沉数年,直到后来轩辕圣主西崛东出。”

  “原来崖山海战是这么来的,我等也是今日才头一回听说。”

  “可到底也是陈年往事,今时武林早已经改朝换代,这标记出现在凌云又是为何?”

  所有人把答疑的希望寄托在万鹤松身上,毕竟时间跨度太久,且不说当年抵御魔道的前辈们死的死、隐退的隐退,就算还幸存于世,很多人对当年过往也是三缄其口不愿提及。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只有万鹤松才有可能知道这两件事情的因果关联。

  曾雪令这时开口道:“我记得在寻找七星诀的过程中,听到过一个说法。”

  聂元川问:“什么说法?”

  “世人对天玑老人之死,说法不一……主流的说法是说他死于海上,遭受十三盟的毒害,死在了赵晏师的手里。可还有一种说法较为偏门,说其实天玑老人辞世之前,本是做客在十三盟的奉剑山庄,他跟赵晏师非但不是敌对关系,反而还是忘年之交。有人曾言,天玑老人极为看重赵晏师,一心属意赵晏师成为他的继承人。”

  “奉剑山庄,就是那个勤王先驱,后来却与赵晏师一丘之貉、跟正道武林为敌的邪教?”

  “没错。”

  “怎么突然提起这个?”

  说到此处,曾雪令不知为何突然停下,像是看见了人群中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聂元川:“怎么了?”

  曾雪令面如纸白,低下头继续,“……我只是有件事情不解。”

  “什么事?”

  “我在想……天玑老人活百八十岁,益寿延年,为什么遇到十三盟、遇到赵晏师就突然撒手东去了。倘若后来的说法为真,他的死,会不会跟所谓的‘继承’有关。”

  堂下大多数人都为七星诀而来,天玑老人的事来来回回也听了不下八百种。

  “既然提到这个,那我就说个我所了解的故事吧。”人群内,突然有人慎之又慎地说了这么一句分量不轻的话。

  “家父曾是风陵渡口的摆渡人。多年以前,家父在渡口边顶着烈阳歇脚,忽然江面飘来一物,细看之下原是副红木棺材,家父出于好心所以打捞上岸。棺材里原是一具气息全无的“尸体”,可是太阳曝晒了两个时辰过后,棺材里的“尸体”竟然径直坐起,还自称是天玑老人。”

  “家父问他浸泡在水里有多久了,他回说十年;问他何以这样都没有死,他回说,凡胎肉体要死早死了,是他的一身武功不想死。”

  “各位,你们有没有想过七星大法,很可能即是一门与宿主共生不死的心法,天玑老人死与不死,全依托于心法在与不在。曾女侠有关‘继承’的说法提醒了我,我建议各位想一想,既然确定天玑老人业已离世,是不是就意味着,七星大法早就已经不在他的身上了。”

  武林动荡了三十年,许多传说都在此间断代绝迹。唯有天玑老人和七星诀留下了完整的一脉。

  天玑老人活跃的那一百多十年间,有说他长生不死的,有说他假死休眠的,说法虽离谱,但的确是每逢十来年就会兴风一阵。可见也并非全是巧合。

  “莫非,天玑老人将七星诀传给了赵晏师,所以才会突然横死?”

  “不是没这个可能,天玑老人跟赵晏师都不是善茬,后者城府心机更甚。那时候正邪两道斗得水火不容,天玑老人若想传他不世神功,他没理由拒绝。”

  “可那个大魔头终归是死在崖山海战了,总不能借尸还魂吧?”

  “也不尽然啊,如果赵晏师真得到了天玑老人的七星诀,天玑老人能从棺材‘死而复生’,赵晏师如何不能从海崖坟墓里爬回来?”

  也不知道是谁抛出了这个设想,简直是在座所有、过去打死都不会想到。

  再加上凌云台接二连三的出事,被吸尽武功的干尸,黑衣人留下的标记,种种迹象都像极了魔教复出、邪恶势力卷土重来。

  “难道真是‘赵晏师’回来了?”

  这事不能深想,越想便越觉得有六七分的可能性。

  唐三应没来由地都觉得身边寒风阵阵,在赵逢药的耳边嘟囔道:“不会吧,不是寻常的凶杀案吗,怎么搞成灵异事件了。这个赵晏师,究竟什么来头……”

  赵逢药不自禁地咬紧后牙槽,想不到三十年过去,这盆脏水居然还没泼完。

  沉默一段时间过后,他笑起来,“他们说他们的,你怎么能按照他们说的去想呢,想你就错了。”

  唐三应不明所以地瞧着他。

  赵逢药:“相信我的话,一会儿别乱说话。”

  不出意外,唐三应的眼皮开始和白骨庙前一样,一个劲地狂跳。

  围绕“赵晏师”,这些人越说越煞有其事。

  对于这个躲在暗处的势力,如果只是草寇匪徒混淆视听也就罢了,如果真是身怀绝世神功的赵晏师——一个死了三十多年的幽魂野鬼找上凌云台,还酿成命案,显然是冲着搅乱天下大局而来的。过不多久,武林势必就会再掀一场浩劫。

  “要不我们赶紧通知六扇门吧,如果真有前朝邪教作祟,这件事便是涉及江湖庙堂的大事!”

  “我觉得还是稍安勿躁,如果没有的事呢,叨扰轩辕大人白跑一趟,岂不是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可是令牌标记做不了假,不是他还能是谁?”

  “他没有明着现身,而是搞这种藏头露尾的把戏。要我说,这显然露怯,说明他根本不敢和我们正面抗衡!那些说他如何厉害的传闻也不过都是虚张声势罢了!”

  这句话说的极在理。

  聂元川斟酌再三道:“说得没错,我们有那么多人,对方一定有所顾忌。当务之急,还是得大家齐心协力,把躲在暗处的人给揪出来,到时候扭送六扇门审问也不迟。”

  众人纷纷点头赞成。

  就在大家商讨要事之际,赵逢药走到姜忱身边道:“想保曾雪令的话,一会儿就按照我说的去做。”

  听到这句话,姜忱怔了一下,不明白何以赵逢药竟可以窥见他的心思。

  但对于“保曾雪令”这四个字,他非常清楚,不论赵逢药指的警告究竟属于哪一种,他的确有本事说到做到。

  姜忱点头表为默认。

  适时,赵逢药人群之中忽然高呼:“大家先等等啊,先等一等!”

  见他终于挤出人群,一边旁观的李禅因满怀期待。

  聂元川:“赵逢药,又是你?对方都已经公然下战书了,一昧等下去,岂不是错失先机?”

  赵逢药连连摆手:“聂师兄别误会,我只是想让大家暂停一下,让我把刚才龙蜂尾和宁息丹的事情说完。”

  提到这两样东西,曾雪令脸色倏然一变。

  “你们不好奇,我跟魏少侠是在哪里发现的龙蜂尾和黑衣人吗?你们知不知道,萧、易二人出事之前,长岐院也曾出现过一个持剑的不速之客?这两件几乎是同时发生……也就是说,对方有备而来,相互策应,在凌云安插了不低于两个帮手。”

  “众所周知,长岐院与外院不同,有着严格的宵禁。深夜持剑而入,如果是个外人,我想不会不被人发现。至于龙蜂尾和黑衣人,这就更有意思了,我们是在‘凌云禁地’还原案件之时不小心撞见。要知道,非凌云弟子,未经允许不得擅闯‘禁地’。再者魏少侠刚才说,黑衣人之所以能够从他手下逃脱,就是因为对凌云地形格外熟悉。”

  “所以有没有可能,那位‘赵大魔头’安插的帮手,就是凌云台自己人呀?”

  此话一出,震惊全场。

  

继续阅读:049内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晏师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