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插柳
云川纵2023-08-18 14:433,111

   第三卷 ·来者犹可追

  弘治九年初夏,扬州府城以东,白鸟绕檐,烟雨初休,珠帘十里卷香风,让人望之便心旷神怡。

  这里已出了府城,未经规划便汇聚了大量商铺,是故街道并没有那么横平竖直,布局稍显杂乱,却堪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相比府城的书卷气,此处更多了一份豪奢。

  一条寻常巷子里,四水归堂与三间两厢的民居并存,有处二进院夹在中间,藤蔓蜿蜒垂下白墙,前院主路两侧辟了药圃,后院则摆了各式架子晒药,一瞧就是行医的人家。只是与医馆药堂不同的是,这里过分雅致了些。

  随着“吱呀”一声门响,一名年轻美妇自后院走了出来,她蓝衣红襻膊,䰉䰉头上插了竹叶发簪,显得清爽利落,又不失文雅。

  正是做已婚妇人打扮的沈雪骄。

  她今春携周旋清和其小厮、梁婆子、并白芷青黛两个丫鬟,来到了扬州,且在短短两三个月内闯出了不小的名气。府东有女眷的人家大多晓得这里新来了位妙手佛心的女医,最擅长为妇孺诊治。

  医士中素有“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的说法,哪怕大家闺秀,这时节也很难得到恰到好处的治疗。是以来过沈雪骄“仁缘堂”的病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助她打响了口碑,甭管已婚未婚的女子,纷纷结伴赶来瞧热闹,有病的看病,没病的探路,总之多一位医者多一条命,连本巷的房价都跟着水涨船高了。

  沈雪骄深知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普通医馆的医士们未必在意她,同样给女眷看病的医婆们却容易抱团排挤她。因此打出名声后,沈雪骄及时往朝廷开在扬州的惠民药局送了几张药方,拜托他们通知有需要的医婆自行登记领取。别说,这一招确实管用,路遇各家医婆,彼此总算能露个笑脸,聊上两句了。

  有泼皮无赖曾仗着这家男人不良于行而上门骚扰,然而沈雪骄对此早有预料,定居没几天,她便亲自去了趟府东最有名望的打行“镇东会”,一出手便将班头“踏浪平”那缠绵病榻近两年的妻子陶氏救了回来,喜得“踏浪平”陈海要拉着她结拜为兄妹,严令徒子徒孙们必须把沈娘子当祖宗供着。

  打行,是新近诞生的一种靠出卖勇力吃饭的行帮,亦称“打会”,会中人员称为“打手”或“打郎”。

  近些年来江南富商巨贾日益增多,亟需武艺高强之人看家护院;而苏松一带土地兼并严重,流民数量激增,同样需要创造新的谋生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双方需求的打行应运而生。

  既是以“效力得钱”为目的,打行接活的路子那是相当广,有受人雇佣,充当打手的,好比长洲赌坊的仇爷,就是这类;有跟讼师、牙行合作,设局谋财的;还有收钱替富人在衙门挨打受罚的,总之好的坏的都有,堪称鱼龙混杂。

  陈海虽是打行老大,为人却有几分正气。他早些年饱受无赖欺压,不得不远走他乡,拜师学艺。待学成出师之后,他特特创立“镇东会”,将府东这片儿的泼皮无赖收拾了个遍,选择能掰得回来的收作小弟或弟子,平日靠着带人给大户人家看家护院、押送货物以及传授武艺赚钱。

  陈海的妻子也是他师妹,前些年陶氏押送贵重物品去外地时,遭遇贼寇袭击,货是拼死保住了,人却留了久治不愈的伤,慢慢连下床的气力都没了,直到沈雪骄对症治疗才算好转。

  来仁缘堂闹事的泼皮无赖也算倒霉,几人刚往门口一躺,就被在附近巡逻的“镇东会”兄弟逮了个正着,当场给拖显眼处吊了一天一夜,直到亲属上门磕头道歉才算了结。

  此时,在前院看病的便是陶氏,以及被强拉过来的手帕交宋氏。

  “沈娘子你这里布置得可真好!”陶氏抚摸着厢房里的兰草屏风笑道,“瞧着就安心!”

  “是呀是呀!”才接受完针灸的宋氏边穿外衣,边笑道,“之前我家一直觉得医婆学艺不精,不让我过来,可那些男医士又不方便下针,我这小病都快拖成大病了!还是这儿好,不用管什么男女大防。”

  “我还不是一样!”陶氏在自己身上比划,“沈娘子给我这儿开了一刀,清理完伤口又拿桑白皮线缝好的!你不晓得,当时沈娘子反复跟我强调,说不一定能行,若是发热了,死得更快!把我家那位吓得哟,一整夜没敢合眼!你瞧,我现在不是好生生的了!娘子真是太谦虚啦!”

  沈雪骄笑了笑,把两人的药分别包好,嘱咐:“别喝凉了,会吐的!有枣的话,再加三颗枣。”

  宋氏欢欢喜喜接过药包,正要道谢,忽而脸色一变,狠狠一拍好姐妹:“你家细伢怎么跑人家后院去啦?!”

  陶氏顺着窗户望去,果不其然看见她那一对龙凤胎正从二门里钻出来。

  约莫四五岁的孩子,正是胆大包天的时候,他俩也不怕人,“咯咯”笑着跑过走廊。

  陶氏登时尴尬极了,提起裙裾急急奔了出去,扯住不省心的儿女呵斥:“你俩作甚呢!在家怎么教的,那门不能进!”

  “没事没事!孩子还小!”沈雪骄连忙打圆场,“后院也没什么女眷,除了外子,就是下人。”

  “那也不成!不能惯他们这毛病,太冒犯啦!”陶氏一手一个孩子,连连道歉,“俩孩子皮惯了,我回去一定好好教。”她边说边一人拍了一下后背,示意俩讨债鬼道歉。

  沈雪骄哭笑不得,只好任由龙凤胎规规矩矩行了礼。

  俩小孩胆子大得很,见她不在意,一个指着屏风上的题字高呼:“这个字念‘兰’!”

  另一个指着门上匾额喊:“那个字念‘仁’!”

  “哎呦喂!开始识字啦?”宋氏啧啧称奇,连声夸赞道,“真聪明!我家那个就坐不住,死活不肯学。”

  陶氏又惊又喜,还有点迷茫,忍不住问:“谁教的?”

  龙凤胎齐齐回答:“是周先生!”

  身着红裙子的女童进一步解释:“周先生可厉害啦,还给我们讲故事来着。”

  陶氏闻言更不好意思了,向沈雪骄赔笑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还是叨扰到周先生了。”

  常来仁缘堂的病患都知道周拂尘周先生双腿有疾,不见外人,不喜喧嚣,素日里不怎么出门会客,只偶尔由妻子沈雪骄推着去幽静之处转转。

  拂尘,其实是杨师公为周旋清取的表字,出自“请君拂去水晶尘,瀹茗一了抚然作”,与名相互呼应的同时,又寄托了师公望他看开看淡的祝愿。

  周旋清很喜欢这个表字,来扬州之前特地化字为名,免得在仇人面前漏了底细。

  

  ————————————

  

  沈雪骄送陶氏一行人出门时笑道:“外子性情腼腆,难得愿意说话,我倒是要感谢孩子们了。”

  “沈娘子可别替这俩混世魔王遮掩了!”陶氏豪爽大气,快人快语,她哂笑一声,“就这俩,外子要在这里,早上手揍啦!”

  “是真的!”沈雪骄心头模模糊糊有个想法,主动邀请道,“两位娘子再来复诊,若不好安置孩子的话,不妨送去外子那里。一来外子好歹是个童生,带一带孩子倒也不难;二来外子一个人孤零零待在内院不见人,时日久了,难免可怜。”

  见她说得真诚,宋氏眼珠咕噜噜转了圈,扛了下好姐妹,示意她答应下来。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粘人的时候,她们出门不好撂下孩子,过来瞧病又看不住人,若是医馆前院治病,后院带孩子,那可真再好不过了!

  龙凤胎也眼巴巴望着母亲,哼哼唧唧央求答应下来。

  陶氏被三人盯得一个头两个大,默默给沈雪骄安了个“善解人意”的评价。她投桃报李,拉住对方小声问:“小儿发热你能不能治?”

  沈雪骄一怔:“孩子多大了?都有什么症状?”

  “才三岁,就是发热,都治半个月了!”陶氏指了指富人最多的一带,“那家人是盐商,疼孩子。我男人从前给他家看家护院过,男主人出手豪绰,乐善好施,在府东名声不错的!”

  “半个月?!那还不得烧傻了!”宋氏凑过来插话,“是不是郭家那孩子?听说他家老太太看孙子跟看眼珠子似的,最近愁得天天求神拜佛,郭大官人昨晚在席上宣称谁若能治好他儿子,定以百两白银酬谢!”

  “百两?”沈雪骄恍然,怪不得陶氏想给她牵线,这的确是大手笔。

  “可不!”陶氏笑道,“郭大官人是白手起家,成亲晚,如今年逾三十,膝下仅一女一子,能不急么!”

  沈雪骄越听越耳熟,试探着问:“他家,是不是门前挂了两串硕大无比的钱?”

  陶氏和宋氏一起笑开了,陶氏忍俊不禁:“是,就是他家!郭大官人不晓得听谁说的,深信门前挂钱能趋吉避凶,招财纳宝,都快成咱们府东一景了!”

  沈雪骄眸光微闪,低垂了眉眼。

  原来是他。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她造了那么久的声势,都没合适的机会接近仇家,如今陶氏一语倒是为她牵上了线。

  

继续阅读:3.2.刀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无归者的复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