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杜文阅再露锋芒
财宝2023-02-03 22:513,270

  立夏这日,下火般炎热。

  杜宅后厨熬着败火的凉茶,段家送来的几车冰块,搁了一个上午,化了一半。

  杜文阅在成衣店开季度总结会。

  她推行的新经营模式很有成效,几个月时间,成衣店以老店为总店,本地新增了三家直营店。

  在营口、锦州、盘锦等地相继开业了直管店,新增会员上千人。

  尤其是“以家为店”的胡同店,已开业近万家,初步辐射了奉天、吉林、黑河、滨江等地。

  孙礼激情澎湃的宣告,成衣店并未受洪灾影响,且现金流充裕!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甚是鼓舞人心。

  会上,杜文阅亲自重金表彰为成衣店开拓市场的林淼、柳青、林君等人。

  同时公布,已在厂房街购置了千平服装加工厂和几十间民房,庄子的人全部搬到厂房街生活,等机器设备到齐,服装加工厂正式投入使用。

  这一刻,最激动的是成衣店旧人,他们无不热泪盈眶,相互拥抱,总算苦尽甘来。

  临深站在杜文阅身后,难掩激动之情,红着眼睛,双臂垂于身侧微微颤抖。

  杜文阅转身与临深对视,眼中也蒙着雾气,抖着声音说:

  “想哭就哭吧,我不会笑话你的。”

  临深太阳穴上的青筋跳得厉害,他压低声音,倔强道:“我没哭。”

  杜文阅看穿了他,摇摇头,说:“今天高兴,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临深眨了眨眼睛,抿了抿嘴唇,几乎是唇语,问:

  “真的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吗?”

  杜文阅愣了一下,肯定的点点头。

  临深上前半步,忽然张开双臂,将杜文阅紧紧搂进怀里。

  杜文阅记得初见临深时,他只比自己高半头,这才多久,自己竟然只到他的肩膀。

  临深不敢用力,他能感受到怀里的人是僵住的,但没有推开他。

  孙礼正在和林淼、柳青、林君几人探讨如何深度开发市场,要随时向总店反馈当地需求。

  转头就看到临深将杜文阅搂到怀里,急忙冲过去拉开临深,埋怨道:

  “你这孩子,高兴过了头,幸好都是自己人知道你和东家的关系,要是有外人,你让东家怎么解释!这么不懂事儿呢!”

  林淼、柳青、林君等人都是成衣店旧人之后,见到这一幕都很理解,反而责怪孙礼:

  “孙掌柜,临深最该感激东家,他嘴笨,才这样表达感激。你别说他!”

  临深腼腆的挠挠头,脸上一片红霞,甚是好看。

  杜文阅也像喝了酒,仗义道:

  “想拥抱的都过来,不是你们感谢我,是我要感谢你们,信任我,支持我,陪我冒险。”

  临深听杜文阅这么说,紧张的对大家摆手,磕磕巴巴地说:

  “东家怕是中暑了,我扶她回家。”

  说完,握住杜文阅一只胳膊就往外走。

  大家摇头,笑着看这一幕。

  走出成衣店,太阳像贴着脸晒。

  杜文阅一手挡着太阳光,一边挣脱临深勒住胳膊的手,没好气,道:

  “会还没开完呢,把我拉出来干什么!”

  临深用身体挡住阳光,将杜文阅护在自己的身影中,认真道:

  “成衣店的旧账可以还清,东家什么时候和段家退婚?”

  杜文阅叹口气,对追出来的孙礼说:“孙礼,我可能真中暑了,后面的事交给你。”

  孙礼点头:“东家放心。重要事情都已公布,你放心回去休息。”

  杜文阅点点头。

  孙礼抬头,又对临深嘱咐:

  “好好照顾东家,刚刚的事不能再做,让别人看见,东家解释不清。”

  临深沉默,一脸委屈。

  孙礼叹口气,对杜文阅抱歉道:

  “东家,临深还小,您多包涵,再不听话,我请爷爷教训他!”

  杜文阅瞄了眼临深,笑着点头。

  孙礼转身,回了成衣店。

  杜文阅和临深并排走在路上。

  杜文阅知道,临深在等她的回答,可是一直到家,她都没有直面回复,只是问临深:

  “让你去打听邱常君的下落,有消息吗?”

  临深摇摇头,问杜文阅:

  “如果是邱大哥让你向段家退婚,你还犹豫吗?”

  这是一个越界的问题,临深一直很有边界意识,突然的尖锐让杜文阅措手不及。

  杜文阅思忖着,与段家不是一纸婚约那么简单,尤其现在局势微妙,段存明给了她宽裕的思考时间,也是在变相告诉她,不要意气用事的着急处理此事。

  回了杜宅,杜文阅先进了后厨,咚咚咚喝了两碗凉茶。

  临深跟着她,看她粗鲁的动作,嘴角终于扯出了笑意,拿着扇子冲杜文阅扇。

  杜文阅抹掉额上的汗,擦了擦嘴角的凉茶余液,放下凉茶碗,打了个嗝,顺了气才舒坦。

  侍候的丫头已经习惯临深跟着杜文阅,见到他俩在后厨也不奇怪,只是顺口说:

  “大小姐好运气,您喝到的是最后两碗冰镇凉茶。”

  “哪来的冰?”杜文阅又打个嗝,胃里的凉气让她浑身降温。

  “段家二少爷送来的,说是家里地窖存的。天太热,几车的冰,半天功夫化了一半,真可惜!”侍候的丫头拿了个碗,走出后厨。

  临深现在像是听不得关于段家的只言片语,嘴里不屑的“切”了一声。

  杜文阅抬头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你最近不仅长个,还长了胆子,切什么切!”

  临深识相的闭嘴。

  杜文阅正训临深,与杜家商办堂的管事们隔着花园望见了。

  管事们见是杜文阅,离老远拐个弯向她走了过来。

  商办堂管事杜福带着几人对杜文阅深深躬身,道:

  “东家!”

  杜文阅只见过他们向老孙头这么行过礼,连忙说:

  “各位,免礼。”

  商办堂的人你一言我一语,有意无意将杜家船厂、酒楼、生丝等生意受灾情况向杜文阅进行了简单说明,说完面色凝重地走了。

  听了商办堂管事们的描述,杜文阅不由自主走到了杜世昌的院子。

  临深跟着杜文阅来到了杜世昌的院子,替杜文阅敲了门。

  杜世昌身上还有些皮肉伤没好利索。

  杜三婶守着照顾了几天,见杜世昌好转,又回去专心照顾杜孝勤。

  在杜世昌的书房,杜文阅坐着等他。

  杜世昌写了一张清单交给船厂的人,那人离开书房,杜世昌才冲杜文阅感谢道:

  “段家肯出手,难为你了,阅儿!”

  杜文阅微笑,临深站在一边,没好气地说:

  “你确实该好好谢谢东家。”

  杜世昌看了眼临深,认真问杜文阅:“段家难为你?”

  杜文阅笑着摇头,白了眼临深,对杜世昌说:

  “临深陪我去了趟段家,也不知段家哪里招惹了他,现在谁提段家,他都没有好脸色。”

  杜世昌笑着点头:“年轻气盛,理解。”

  杜文阅关切问:“我刚刚见到杜家商办堂的管事们,哥,现在是有难处吗?”

  杜世昌点头:

  “灾后处理并不顺利,河道清淤,库房清淤修缮,货物的盘点分类,损失统计,还有受灾伙计家里的抚恤等等。

  事情千头万绪,现在库房清淤都没有结束,无法盘点货物,订货商的定金是否退还,退多少?都要具体核算。”

  杜文阅点头,建议要尽快先盘点损失,给订货商明确的回复,如果杜家不能出货,还须给购货商留出时间,另寻合作伙伴,才能将对方的损失降到最小。

  杜世昌叹口气:

  “这几年杜家大刀阔斧布局生丝,几个库房都装着货,如今货被淹,赔偿款可是一笔巨额支出。我都不敢和父亲讲。”

  接手成衣店后,杜文阅对生丝更加留意,她思量着对杜世昌说:

  “今年发了洪灾,库里收到的生丝多半都是洪灾前的,进货商不会要浸水的丝,一定会退订。

  丝贩子看到商户退订,会认为今年受灾没人来买丝,他们八成也不会再收。

  但是,即便退了订,需求还在,只要东西好,肯定还要买。

  和去年的生丝数相比至少还有一半的生丝没有被水淹,也没有被丝贩子收走,所以,好丝一定有。

  由于洪水,生丝存量比去年少了一半,单价高出一些也正常。

  蚕农由于没人收货,价格只好压低,所以,两相抵扣,肯定还有得赚。”

  杜文阅的话让杜世昌茅塞顿开。

  杜家这些年主要是在几家大的收丝商购丝,再转卖给外地采购商。

  经杜文阅的提醒,与蚕农直接交易,成本确实会降,只是蚕农资源一直牢牢握在丝贩手中,不易撬动。

  杜世昌笑着点头:“阅儿,你可以呀!难怪成衣店经营的风生水起。”

  杜文阅没有在意杜世昌的吹捧,更严肃道:

  “哥,最重要的是,趁此机会将安东蚕农摸排盘活,签订一个长期收购订单,明年就不必受丝贩子掣肘。

  蚕农不必忍受丝贩压价,也能把生丝卖出去。你不必因丝贩子漫天要价,成本难控。

  你与蚕农直接交易,两方受益。”

  杜世昌沉思着,安东丝贩一向跋扈,如此嚣张就因为有蚕农资源。

  如果与蚕农直接交易,短期丝贩子会找些麻烦,但是长远看,与蚕农合作,是早晚必行之路。

  不如趁此次洪灾,自建渠道。

  杜世昌对杜文阅抱拳:“看来成竹在胸。说说,你能帮我什么?”

  杜文阅自信的微笑点头,躬身回礼,道:

  “我帮你找到上等低价的生丝货源,并助你与蚕农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杜世昌挑眉:“你想得到什么?”

  杜文阅精明的笑容毫不掩饰:“供货期内,外销后的提成,成衣店要百分之三十利润。”

  杜世昌咬着牙,笑得有点神经质,点点头,指着杜文阅:“胆子大,口气大,胃口大!”

  杜文阅不改精明的笑容,一言不发,静候杜世昌。

  杜世昌点点头,看着杜文阅,笑着说:

  “成交!”

  

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 杜家成为安东最大供丝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落雪安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