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培训结束一个多月后,在咨询了相关情况,查看了许多资料,对煤化工的认识有所加深后,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孔中庸拉着梁大光找到了泉水市年轻的市长。市长很忙,孔中庸他们等了几乎一下午,才挤着了刚开完办公会的市长。可能是工作繁多,累得,市长脸色有点憔悴;也可能某项工作不顺利,刚批评过有关干部,脸色也不大好,看的出怒气未散,有点不高兴。
可一听孔中庸汇报,脸上立刻“多云转晴”,兴奋地说:
“我在国家部委就参与考察、审批过煤化工项目,那可是前沿项目,利润大,很有发展前途。徐总的企业我去过,规模很大,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和徐总老朋友了,就是几年没见过面了。我刚开会正为一个项目没落实发火呢。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们内陆城市为何发展慢,就是缺项目,特别是煤化工这样的有影响力、有牵头作用的重大项目。你马上和徐总联系,他来或者我去,见面谈死了就开始运作。时不我待呀。”
听了年轻市长的一番话,孔中庸也很高兴,说:
“我回去就联系。”
市长掏出手机递给孔中庸,说:
“还回去干啥?现在就联系吧。徐总有手机的,你如果没有手机,用我的吧。”
孔中庸当然不能用市长的,掏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了徐总的号码。没等孔中庸说几句话,市长一把抓过孔中庸的手机,和徐总兴奋地叙旧,约定到徐总的公司谈合作的事。
一周后,市长带着孔中庸、梁大光和市里体改委、经贸委、国资委等部门负责人到了徐总的公司。徐总很重视,约了当地的市委书记、市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作陪,“茅台”、“中华”都是精致的,特别上了一瓶红葡萄酒。徐总特别对孔中庸说:“我们的市委书记不喝白酒,就爱和这种葡萄酒。”孔中庸问:“什么牌子?不便宜吧。”徐总小声说:“拉菲,享誉全球的法国红酒品牌,2000多元一瓶, 比茅台还贵的多呢。”孔中庸倒吸一口凉气,徐总还是小声说:“这有什么,领导就是最大的资源,就是最大的生产力。你以后也得加大力度。”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煤化工项目合作的事原则上定了下来,但具体事项还需要落实。市长回来后就在常委会上作了汇报,确定为今、明年全市最大的工业项目。两天后,带着经贸委、体改委等10几个部门负责人,特别是还有两家银行的负责人到孔中庸的老矿区现场办公。市长讲话很简洁,对项目进展提出了严格要求,特别强调:“谁误事就摘帽子,绝不宽容。”当场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煤化工项目领导小组,划分了规划组、资料组、技术组等,规定每两周专门开一次会,有急事不限时间,碰头汇报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据悉,徐总的公司也成立了小组,明确专人负责。
半年多下来,开了10多次会,和徐总的公司沟通了多次,基本定盘:孔中庸的老矿区有几千亩空闲的地,初步决定用一千亩左右,作为煤化工的基地;投资额初步定为3000万,视生产、销售等和企业发展情况,不够了再追加。
太行集团的投资,都有银行贷款解决。徐总听说后,翘起大拇指:“哈哈,我们没有白白培训一场,钱能生钱,你的做法是对的。我也准备贷款。”
但最后谈判陷入了僵局:徐总的公司提出来必须控股,说明白了董事长必须是他们的人,并明确徐总兼任。孔中庸只能当副董事长。几经思考,孔中庸也认了,反正按股份分红,毕竟徐总的公司有技术、销售和管理各方面的经验。但孔中庸提出:“总经理必须有太行定。”徐总也答应了。但怀疑孔中庸能否找出合适的人选,说不定最后还得靠徐总的公司。
孔中庸其实早有目标——许一蒙。但从首都的大学的“象牙塔”请出来并非易事。孔中庸学了三国刘备,也“三顾茅庐。”
“一顾茅庐”。在请教煤化工之初,许一蒙向他普及常识时,孔中庸就提出了聘请的问题。但项目还是空中楼阁,许一蒙就没有接茬,孔中庸也没好意思再多说什么。
“二顾茅庐”。在项目立项后,孔中庸作通了许崇道的工作,两人去了首都,诚挚地发出了邀请。许一蒙的小组还承担着国家的一个大型的、百万元的研究项目,但还是有点动心,说:“我们学校也推广教、学、研相结合,特别是南巡谈话后,鼓励出去直接为社会、企业服务,已经有两名教授出去了。但我是一个小组,牵涉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容我考虑一下。”孔中庸还表示,可以出高酬,但没有具体承诺。
“三顾茅庐”。在项目谈判进入尾声的时候,孔中庸还是拉上许崇道找到了北京。许一蒙摊牌了:
“和学校汇报了,去是可以去,我们小组还有四个人,两个是一起留学的同事,两个是学生,都是研究的助理,必须同去。学校答应让我们带国家的研究项目,研究离不开他们。你们必须提供吃、住和建设实验室等,小组年薪100万。再者,我妻子郭小鸥必须同去,希望适当安排。孩子还小,刚上初中,可以留在北京跟姥爷、姥姥一起生活。”
五个人,年薪100万,后来知道许一蒙自己站50%。当时平均月工资就1000多元,就是高的也不会超过2000元,一年就1万多元。孔中庸拿不定主意,回去汇报给徐总。徐总的反应很意外:
“我熟悉许一蒙等几个人,我们打过多次交道了,那是全国顶级的专家,我还想挖过来呢,动员几次都没成功。没想到你们办到了,别说100万,200万也值。我原想你们没有人才,还得靠我们呢。放心,我也派10多名高手,和许一蒙他们一起把技术搞精、搞大。实验室不用说,煤化工就离不开,他们不要求,我们也得建。我们的公司会火的,等着分红吧。”
孔中庸没有说许崇道的关系,许一蒙能应聘,当然有许崇道的因素在内,也有孔中庸陪着到监狱看望的回报。毕竟,患难见真情啊。
对郭小鸥的安排,市长听了情况介绍,也很爽快:
“大学毕业生,还在高校工作,哪不也是人才吗?我们泉水市自办的大学正招聘呢,我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关于具体工作,郭小鸥意外的提出想到图书馆。原来,她和许一蒙大学毕业后,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到了丈夫身上。要孩子还比较晚,但照顾、教育等郭小鸥全都承担了起来,和许一蒙再同一大学,就主动选择了图书馆管理工作。到美国留学,原是郭小鸥父亲利用定居美国老同学的关系为郭一鸥办的,但郭一鸥主动放弃了,机会决然给了丈夫。正是了解这一切,明白郭小鸥为家庭、丈夫做出的巨大牺牲,所以,几年后,许一蒙抛弃郭小鸥,孔中庸,包括许崇道夫妇都显得很不理解。那些年,正流行一首歌《十五的月亮》,里面有一句歌词“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孔中庸觉得,许一蒙的成就理所应当有郭小鸥的一半。
关于住的问题,孔中庸交给了郭林。这几年,郭林主持的建筑公司发展很快,建了不少的商品楼,还有两个小区,因为和梁大光的战友关系,承包了大禹许多单位的拆建工程,走在大街上,郭林经常指着某单位的新楼,不无自豪的炫耀:“咱们太行建的。”太行的家属楼已经破烂不堪,没有多少职工居住了,郭林承包拆建,改成窗明几净的商品楼,还挑了面积最大的一套,接近200平米,给了孔中庸。孔中庸开始还推辞:“我一个人,住不了那么大。”郭林强词夺理:“那也是一种形象,住的寒酸,不丢我们公司和矿上的脸吗?还怎么拓展业务。”孔中庸想到也不能太跟不上新形势,就搬了进去。最近太行建筑公司已经向路桥工程重点发展了。
孔中庸让郭林在老矿区依山傍水处建了一座3层“专家楼”,够30多家住,考虑到许一蒙等留过学,还特地设置了咖啡厅。还设置了娱乐室、台球室等,特别购置了自动发麻将机。当时打麻将成为“国粹”,但自动麻将机还是“罕见物”。当然,专家楼后来也成了孔中庸等不少人光顾的地方,梁大光都来过多次,打打麻将,喝喝咖啡,好似人间仙境。许一蒙等专家都有一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筹备一年多,各项事项都办完了,孔中庸感到瘦了十多斤。在1995年6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煤化工的奠基仪式隆重举行。省长也挥锹填土,并在讲话中热烈祝贺。市县主要领导更是全员出席,董事长徐总当然以洪亮的声音发表了讲话,表示要不遗余力的完成新公司的发展,打造成为两市、全省的一个新亮点。孔中庸站在一群领导中间,还显得有点拘束。省市县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蜂拥而至。孔中庸不觉不知,从这一刻起,他从大禹一个企业家变成了泉水市响当当的企业家。
年底,大禹县撤县,成为泉水市的一个区,并改名为禹王区。同时,煤化工公司的开建,弥补了全市的一个空白。
典礼仪式延伸报道的话题更多,特别是许一蒙成了焦点,美国留学的背景、知名专家的名气、“下海”(那些年成为一个流行语)的勇气,包括百万的年薪等,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中心。泉水市电视台还给他作了一个半小时的专访。那位新聘请的广东的女主持人崇拜地看着许一蒙,带着吴侬软语的普通话款款发问。孔中庸从电视上看到,女主持人很端庄,身材尤其好,给人“腹有诗书人自华”的感觉。许一蒙几次眼神都瞟女主持人。当然,孔中庸没有料到,后来两人一来二去,就好上了,导致了郭小鸥的被抛弃。郭林后来大言不惭地说:
“我知道,他们第一次开房还是我安排的。”
孔中庸斥责:
“别说了,丢人,你也没闲着吧。”郭林嘿嘿笑笑。
这一年,聘到了许一蒙等专家,孔中庸还聘到了一名更重要的女大学生——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