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卫南坡因在卫河以南而得名。卫河今天已经基本断流,历史上却很有名,属海河水系,曾连接黄河和大运河,在新乡被称为母亲河。卫河因春秋时的卫国而得名,在卫国之前还有王朝,据考证总共有4000多年的悠长历史。卫国出过商鞅等名人。据说,《诗经》中描写美女的《卫风·硕人》就出自这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来的“郑卫之声”也与此地有关。因此,孔中庸觉得,老家县里的文学杂志叫《卫河》恰如其分。
因土地肥沃,卫南坡的人世代以种田闻名。孔中庸看过家谱,先祖就是明末移民过来的。上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如火如荼,而卫南坡仍然是麦浪滚滚。当时,河南电视台拍摄的《农机千里走中原》的纪录片即是从卫南坡开拍的。打工潮兴起,卫南坡的脚步也迟缓了很多。但最后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青年男女都纷纷走南闯北。但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太行集团。
孔中庸对卫南坡还是很怀念的。虽然受歧视的时候想一走了之,但出去后才尝到了“乡愁”的滋味。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愁”的情绪更加浓厚,经常想起卫南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太行报上专门开设有“乡愁”栏目,除了高松主笔外,有时孔中庸看书多了,也免不了“露一手”,特别是思乡清切,在栏目上写个小“豆腐块”,当然,不以真名出现。所以,几乎每年春节,孔中庸都陪着父母,回老家住几天。有时还有意无意地转到和二妞出事的瓜田看看,回忆当年的青涩的一幕,有时不禁哑然一笑。不过,后来已经改成塑料大棚种蔬菜了,小瓜棚,就是那间小屋早就不见了。
卫南坡上确实留下孔中庸儿时许多美好的回忆。
卫南坡对小孩子无疑是一座天然的“游乐场”。那时候,几岁的小孩也得参加生产队劳动,主要是拾麦子等轻便的活。干一会累了,小孩就想玩耍。记得领干活的一位外号叫“憋劲”的生产队干部慌了,经常和孩子们讲笑话。
卫南坡是那一带的大村子,周围的村子,铁炉、前营、射庄等都小,人口又少,所以,卫南坡有什么活动,就是放露天电影,都会吸引周边村子许多人来。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卫南坡首先兴起的。打工潮出现以来,那条留固通到太行集团的公路线经常见到卫南坡和周边青年农民的身影。近几年,不少女青年也走了出去,有的甚至把孩子都带着,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头、老太太,比过去“荒凉”多了。特别是过年的氛围淡多了。已经不提倡磕头了,就是张局长驻村提倡移风易俗后禁止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尽管是地主崽子,孔中庸记得小时候挨家挨户拜年磕头要核桃,其乐融融。
孔中庸拿出了20多万元,邀请3名泉水的烟花制作师傅提前一周进村布置,行语叫“扎烟花”。主会场在孔中庸爷爷被吊死、小妾受辱的老村委大院。喷花类、旋转类、旋转升空类、火箭类、吐珠类、小礼花类、烟雾类、造型玩具类、组合烟花类、线香类、摩擦炮类、礼花弹等名目繁多的烟火摆满了大街。
晚七点,焰火开始燃放,主要是不想耽误大家看春晚。孔中庸和张局长一起点燃了冲天的礼花弹,几大团魅力的焰火从村委老院直冲云霄,在夜空中幻化成大型的美丽图案,五彩缤纷,照亮了整个夜空。大街上的各种焰火陆续点燃,烟火持续半个多小时,全村陷入欢乐的海洋。但也有遗憾的地方,一个小男孩争抢鞭炮,把几个未燃的炮仗塞进口袋,突然爆炸,小孩的睾丸被崩裂,差点掉下来,急忙送医院。
看到村里热闹的气氛,孔中庸好像有找回了过去过年热闹的情景,激动之余,也大声宣布:“今后每年都办焰火。”
开春修路,就更简单了。卫南坡联结通县城的省级公路不到五里,就是整平,再铺一层柏油,远没有城市的路要求那么高。孔中庸投资20多万元就修好了,连同烟火,不足50万元。
在泉水市,孔中庸还光荣的成为了政协委员,当多人祝贺时,
孔中庸说:
“谢谢吧。我一个农村来的孩子,这是无上的光荣啊”
第三,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孔中庸成了慈善家。原来的县医院,现在是泉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属禹王区管,和美国的一家教会接上了头,进行翻天覆地的扩建、改建,聘请了不少知名的专家坐诊,已经远远超过了市里的第一人民医院,叫响的口号是“打造豫北第一院”。投入大,资金就日渐紧张,孔中庸对这家医院很熟悉,“七仙女”和“二妞”都是从这里走的,了解情况后,主动捐出300万元,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在新医院的盛大挂牌仪式上,省市区有关领导,美国的教会等都出席,孔中庸被安排发言。也许被荣誉感驱使,孔中庸最后脱稿,即席发言:
“今后每年都捐300万以上,用于医院、学校、敬老院等慈善事业”。
这一表态,整个仪式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随后,电视、报纸等都作为重大新闻单独播发、刊载。孔中庸在“企业家”的头衔外,又有了“慈善家”的称号。
孔中庸还当上了全市民营企业的会长和建筑协会的会长。作为会长,在救灾、救济等捐助活动中,孔中庸都起带头示范作用,其他基本是无事一身轻。建筑协会也是民间组织,但孔中庸却办成了一件大事。随着商品房价格“翻跟头”似的上涨,大型路桥等工程的日渐增多。建设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提供建筑用料的搅拌站几年间就出现10多家,互相竞争压价,供料质量也不一而足。孔中庸原来也想筹建一家,但看到一锅粥似的乱象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利用会长的有利身份,召集主要建设企业和搅拌站开会协商,统一价格,规范供料。各企业为此正一筹莫展,纷纷在协议上签字。
庄重地坐在主席台上,面对如潮的掌声,孔中庸想起过去受歧视的地主狗崽子的种种,不禁有“云泥两重天”之感。同时,说不清为什么,伴随而来的,心头隐隐约约出现了“高处不胜寒”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