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旨告诉高鸿福,现在准备酿酒的糯米,是春生借钱买来的,但她心里没底,如果再失败,无法面对春生一家。刘记酒坊也经不起折腾,娘已开始典当家里的物品,用来维持生计。
高鸿福明白和旨的心思,重压之下,她也有脆弱的一面,加上缺乏酿造经验,当有了粮食时,反而会踌躇。于是鼓励和旨要有信心,同时指点她酿造优质酒品,除要注意细节外,还有三个关键,即粮食、酒曲、水的品质必须有保证。
和旨表示粮食、酒曲都没有问题,水井也是自家酿酒坊的老井。
高鸿福顿了顿,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他这几天刻意把刘记酒坊内外都仔细走了一圈,觉得酒坊里的那口老井,井水可能不再适合酿造酒。东京城在不断扩大、人口增多、相应畜生、各种作坊等也多,每日的废水都渗入地下,特别是刘家,地势正处于东京最低的一片,井水的质量不可能不受影响,要想酿造出高等酒,最好是另寻水源。
百事新鲜水当先,酿酒也一样。和旨想起刘记酒坊已历经百年,但从未酿造出高等大酒,即使到了爹爹这一代,聘请了技艺出众的钱耙头,但酿造出的最好的酒,也是小酒中的最高等,甚至这样的次数也不多,也因此一直成为爹爹的憾事。他还特意和钱耙头探讨过,但两人都找不出原因,现在经高鸿福提醒,和旨明白了问题的症结。
重新找地方打井也不现实,毕竟酿酒第一步就要用水,时间上已来不及。思虑间,和旨想起小时候为躲避裹脚,逃出城在乡下的春生家,喝过他家的井水,比自己家酒坊的井水要清冽、甘甜。
她和春生一合计,决定带上三哥、细妹,一起去乡下背水。
春生强调自己身材壮实力气大,可以挑一担,让和旨在酒坊守着,他和三哥、细妹去就可以。
“酿酒用水量大,我又不是在闺房里长大的。”和旨说完,率先背起水桶出了门。她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后面,高鸿福牵着大哥的手杖,两人背上都背着水桶。
叶家的管家和小渔送酒回来,驴车上是空的。小渔见了在路边树底下休息的和旨一行,就问何管家,可不可以把和旨她们的水桶带一程。
何管家骂他多管闲事,但回叶家后,立马跑去告诉叶耀宗,他们在路上碰到和旨背水,看来刘家还没有彻底死酿酒的心。
“刘家的那个女儿肯定是疯癫了,人工背水酿酒,能酿造多少?况且东京地处平原,周围没有大山,也没有听说哪里有泉水。”叶耀宗合上手中的账本,呵呵一笑。
“老爷说得有理!”何管家讨好地一笑,朝叶耀宗趋前一步,说道:“可笑的是小渔,竟然还想用驴车帮她们拉水,吃里扒外的东西!”
同一时刻,小渔已跑进酿酒坊,对正在指导伙计浸泡粮食的叶天朗喊道:“少爷、少爷,我看到刘掌柜了,哎呀呀,这么细的腰肢,背着那么大的水桶。”
叶天朗一巴掌拍在小渔正张开双臂比画的右手臂上,恼怒地呵斥道:“你是猪脑子吗?为什么不把刘家的水桶放车上载一程?这可是为叶家积福的好事!”
“那个,少爷,我明天牵着驴车去刘记酒坊门口等,刘掌柜如果出门背水,我就用车接送。”小渔眼角的余光瞟向叶天朗,担心会笑出声,他强忍着,只觉得喉咙里痒痒的。好在叶天朗只是踢了他一脚,心思回到了浸米上。
接下来连续三天,叶天朗牵着驴车出门,在半道上等,可不要说和旨,就是连刘家的伙计春生,也不见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