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克服完美主义
(德)杰奎琳·库彭2023-10-07 17:003,691

“不完美的开始胜过完美的犹豫。”

—— 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

完美主义的消极影响

完美,即完善无暇,形容某物没有再改善的余地。完美主义者指的就是那些坚持不懈地追求事事完美的人。他们会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他们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努力避免任何错误,高度重视别人对其本人及其表现的积极评价。

乍一听你可能觉得这些性格特征非常值得拥有,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很快就会变成你人生的重大阻碍,因为完美主义就是一座金色的笼子:完美主义者认为他们站在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地方,但实际上他们正身处监狱,沦为自己设立的标准的囚徒。他们不可自抑地自我竞争、与他人竞争,鞭策自己做出最佳表现,自我折磨直至精疲力尽。他们认为每项任务都必须完美完成,否则就是表现糟糕、让人难以接受。

在这个监狱里,他们越来越多地受到完美主义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下列现象:

◆完美主义者永远不满意自己的表现,永远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他们只能稍微地享受一下生活,因为他们总是不断设定新目标。如果他们实现了目标,只有当结果十分完美时,他们才会觉得这是成功的。

◆完美主义者很难为自己取得的成功而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对他们来说,好的表现尚不足以成为高兴的理由,必须是完美的表现才行。

◆完美主义者很难认可他人的表现,因为几乎所有东西都不符合他们的标准。

◆完美主义者常常会感到紧张和不安,长此以往可能导致他们身心俱疲。对自身表现的过度苛求导致他们有睡眠障碍、耳鸣、疲倦、抑郁等问题。

◆完美主义者会不断地抓漏洞、找错误。他们专注于自己不会和做得不好的事情。他们会批评和自我批评,极端完美者会变得做事迂腐、不知变通。他们总会找到尚不完美的地方。

◆完美主义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要比其他人多得多。他们往往会投入大量时间,因为在他们看来,每件事都得再三检查。他们拘泥于细节,纠缠于非本质问题,往往很晚才能完成任务,甚至可能完不成任务。

◆完美主义者很难放心把事情交给别人做,因为他们坚信没有人能把事情做得和他们一样好。他们还会把自己的过高要求强加给别人。比如,当某人把自己做完的项目交付给他们时,他们通常会把项目返工,因为很少有事情能达到他们满意的程度。这种判定会导致他们下次宁愿亲自上手,也不要浪费时间去纠正别人的错误。

◆完美主义者具有强烈的避免犯错的倾向,以至于某些完美主义者会回避具有挑战性、结果未知的事情,只是为了避开失败的风险。

完美主义心理的四大诱因

当人们受到完美主义困扰时,诱因常常是以下四点心理因素。

1.缺乏自我意识,对成功的定义有局限性

我们很早就知道犯错会得到批评、负面的评价和惩罚。相反,好的表现会得到表扬和认可。当我们还是个孩子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得出结论:如果我犯了错,我就不可爱了。这些所谓的规则会让很多人养成夸张的野心,想要做到事事完美,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自己得到认可、表扬、赞赏和爱。如果他们犯错或受到批评,很快就会觉得自卑和被针对—— 这是典型的低自尊人格的表现。因此从根本上讲,完美主义者关心的不是完美,而是完美所带给他们的无懈可击的感觉。他们需要这种感觉来维持自己的自尊,感觉自己有价值、被认可和被爱。他们无法想象自己可以不取得任何成就也能成为可爱的人。对他们来说,总有些东西需要优化,必须实现下一个目标,也必须取得最佳表现。无事可做会让完美主义者备受折磨,因为如果没有可以做的事,他们怎么能得到自我肯定呢?

2.认同上瘾症

别人如何看待他们?完美主义者始终执着于这个问题。他们的注意力会不自觉地从自己的工作上移开,聚焦在别人的评判上。他们担心,如果自己看起来不完美或者没有完美地完成工作,别人可能会对他们做出负面评价。因此,完美主义者应该诚实地面对这个问题:与低自尊人格密切相关的认同上瘾症,是不是自己不懈追求最佳表现的真正动力?

3.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完美主义者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但我们人类正是在不完美中实现完美的。因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能够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塑造世界,这本身不就是完美吗?承认人类本身这一自然界的奇迹,而非不断追求更加完美,这难道不是于己有利的一件事吗?

4.恐惧失败和犯错

完美主义者设定的极端标准会让他们避免犯错,因为他们认为犯错等同于失败,视其为个人价值低微的标志。因此,完美主义者害怕失败,只会不断鞭策自己取得最佳表现。他们很难做到从失败中学习经验,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所谓的失败上,而不是失败之后的成长机会上。

健康的完美主义和不健康的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倾向本身并不是不健康的。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探究完美主义倾向什么时候是健康的。心理学家约阿希姆·斯托伯(Joachim Stoeber)和凯瑟琳·奥托(Kathleen Otto)将完美主义分为两个维度:

◆完美主义担忧;

◆完美主义追求。

图2-3 完美主义担忧和完美主义追求之间的失衡

1.完美主义担忧

这个维度指的是夸张的避免犯错的倾向。容易出现完美主义担忧的人会怀疑自身表现,他们对错误十分敏感,对自己期望过高。

有这方面问题困扰的人总是会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并质疑自己的表现。此外,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不被重视。

因为他们过度追求完美的表现,所以他们常常做一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经不起批评和压力。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常常产生不健康的逃避心理和其他问题。

2.完美主义追求

完美主义追求源自个人的高标准和良好的组织能力。

有完美主义追求的人得益于自身的内在动力,能够无可指摘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制定和执行计划方面,他们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可靠且高效。他们能采取恰当的策略处理紧急情况,比如通过观察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进行有益的自我反思,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两个维度的特点,就能更容易地评估自己处于完美主义的哪个维度,自身的完美主义倾向是否健康。

不健康的完美主义会让我们浪费时间和精力。无论我们想做什么,都无法取得完美的结果。无论我们已经取得多好的表现,总是觉得自己有改进的余地。没有人能满足完美主义担忧者的过度要求。这种要求所带来的一切不过是在阻碍我们充实、随心、自由地生活。

只要你放下完美主义,就能把自己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下文中的实用策略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

克服完美主义的实用策略

策略1:认识到没有错误

行动所产生的每一个结果都只是一个结果罢了,是我们的评价赋予了它积极或消极的意义。如果我们消极评价某一结果,我们会称其为“错误”。但这样的评价毫无益处,只会消耗我们宝贵的动力。

因此,每当你觉得某件事是“缺陷”“错误”或“失败”时,你应该对自己说:“我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下次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你需要如此理性和中立。你越是这么做,就越少“犯错”。终有一日,你会不再认为那些事是错误。

策略2:牢记帕累托法则(二八法则)

完美主义者认为,成功平均分配在自身的努力中。然而,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帕累托法则告诉我们:一小部分的努力产生了大部分的结果。如果用数字进行说明,帕累托法则说的是:大约80%的成功取决于20%的行动。

另外,这一法则可以应用在所有可能的领域中。在西方工业社会中,80%的企业利润通常由20%的产品产生。我们在80%的时间里只穿20%的衣服。软件用户在80%的时间里只使用20%的可用功能。

所以,请你问问自己:什么时候你可以用一小部分的努力取得一个好的结果?答案是:任何时候。

策略3:专注于成为专业人士

完美主义者希望成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中的专业人士。但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专业人士,你就应该抛弃完美主义,因为专业人士清楚地知道一件事何时达到可以交付出去的程度。他们不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试图让事情变得更好,他们知道有些时候改进额外产生的价值微不足道。一旦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得足够好,他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到下一个任务上。

策略4:识别徒耗动力的人和浪费时间的人

你可以用下面的策略,找出在某项任务或某个项目中徒耗动力的人和浪费时间的人。

拿一张纸,在中间画一条竖线,将纸分为两半。在左边写下超出平均水平的高效活动,在右边写下多余、浪费时间和麻烦的活动。比如,如果你想创业,你所写的内容可能是这样的:

高效活动 低效活动

每天做一小时的调研工作 每天做五小时的调研工作

先记录第一手文本,然后在第二阶段时进行校对和编辑 不断改写、重新表达原始文本

直接与网络合作伙伴对话 随便参加许多网络活动

表2-2 高效活动与低效活动对照表

请你仔细检查哪些活动和任务能使你有效地实现目标,哪些活动只会占用资源,毫无必要。

策略5:限制每项任务花费的时间

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你就给它多少时间。这意味着要在所需要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如果你没有一个最后期限,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可能会无限延长。因此,养成给每项任务设定具体完成时间范围的习惯,并持之以恒。

策略6:其他人对你的完美主义都不感兴趣

你要意识到除了你自己之外,你的完美主义对任何人都毫无意义。没有人期望你能做到最好,除非对方也是完美主义者。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为自己的完美主义而牺牲自己呢?

策略7:即使你没有达成任何成就,你也是有价值的

你要注意自己用成就来自我定义的时刻,随后,尽量尝试什么也不做,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周围的人身上。你会惊奇地发现,即使你没有达成任何伟大的成就,他们也会喜欢你。

继续阅读:第九章 摆脱拖延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