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从忧虑中解放自我
(德)杰奎琳·库彭2023-10-07 16:583,632

“我所担心的事情大多数都没有发生。”

—— 斯文·赫定(Sven Hedin)

我们是忧虑的受害者吗?

所有事情都可能出问题,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呢?“我肯定会再次遇到交通堵塞。”“如果我错过了火车该怎么办?”“我肯定会在假期里生病。”“为什么孩子还没有回家?他是不是遇到了意外?”“我肯定忘记关燃气灶了。”“老板肯定不喜欢我这么做。”“我真的能做到吗?”

在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幸的场景时,我们似乎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因此,我们的忧虑无休无止。但这些往往都是无稽之谈,因为事情通常不会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发展。回想过去,我们会发现自己完全不必担心。

忧虑的魔力:让你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忧虑思维似乎是样好东西。许多人早早就学会了忧虑,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如此“以身作则”的。父母们不停地为孩子操心劳神。孩子们不准爬树,不准奔跑,要慢慢走路,得把每一粒米都吃完,这样才能长得高大强壮。说到自己的生活,父母们会担心自己失业、生病或丢失财物。此外,他们还会为未来忧心忡忡。孩子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学习他们的父母。长大成人后,他们也会认为忧虑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但大多时候,忧虑不过只是令人手足无措、自我束缚的想法罢了,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许多人因为自己的忧虑而成为生活的囚徒。他们做着能给予自己“良好生活”的工作,每周要工作40、50甚至60个小时,但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得不到真正的满足。许多人的薪水只达到“不辞职”的底线,离“满意”还差得远。他们不想承担重新找工作的风险。他们会担心:“也许那儿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们也可能梦想着创业、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他们担心自己赚不到多少钱。有些人为求心安,买了无数的保险,但很多保险不过是被保人的赌注罢了。有些人一直执着于一段平淡乏味的亲密关系,只是因为担心自己再也找不到伴侣。还有些人满怀忧虑地认为自己会身患恶疾,并暗自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这类想法可能变成预言,在我们的“努力”下成为现实,因为我们的潜意识热衷于证实我们所相信的事情。我们内心里住着一个证据论者,他会努力实现我们所有的期待和担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模型才能保持一致。这一点我们在有关清晰思维的章节中已经探讨过了。

忧虑改变不了未来

忧虑是最无益的精神追求之一,因为它根本不会改变未来。忧虑对事情的发展没有积极影响。你既不能用它预见未来,也不能用它计划未来。你无法靠忧虑阻止战争、疾病或死亡。即使你忧心忡忡,你也并不能因此而改变自己所担忧的事情。

忧虑只会对你的幸福产生消极影响,因为它会使你心情沉重,感到无助和恐惧,它还会使你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此外,因为“忧虑”这一层过滤器的加持,你会完全沉浸于编造各种问题。

请记住,生命非常之短暂。如果你的忧虑阻碍你自由自在地生活、实现梦想、享受人世间的每一天,这难道不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浪费吗?如果你被忧虑一次又一次地束缚,你可能会在临终之际奢望自己的人生能重来一次,但那时一切都太晚了。

忧虑如何影响我们?

不管你是担心自己还是担心别人,不管你是有生存恐惧还是担心自己无法实现目标,你在潜意识中总是进行着同样的思考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你的内心世界,它会让你用最写实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忧虑。

当你心怀忧虑时,你内心世界会进行这样的恶性循环:

◆你想象事情会如何出错;

◆你认为可能而且是很可能会出现消极结果;

◆你只想着可能会出现的消极现实,屏蔽所有其他可能性;

◆对消极未来的种种想法使你在当下感到悲伤、不安、灰心或恐惧;

◆内心愈发不安,你开始冥思苦想,但却不能理性思考以及考虑其他可能性;

◆你感到手足无措,甚至可能感到恐慌。

◆你的动力下降,所有积极的情绪都消失殆尽。

如何打破忧虑循环

如果你不想被忧虑循环牵着鼻子走,你可以采用新的思维模式取而代之。对此,“快乐的期待”可以帮到你。当你再出现忧虑情况时,直接试试这个方法吧:

1.想一想让你满心忧虑的情况。

2.对自己说出鼓舞人心、充满希望的语句,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即使情况不能好转,我也能处理好。”“我现在不打算纠缠于自己的消极幻想之中。我本来就无法得知事情会怎样发展。”

3.提醒自己,过去你曾多次产生不必要的担心。

4.设想至少三种可以改变情况的积极方式。

5.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性,认识到它与其他可能性一样。

6.用积极的方式描绘事件结果。在你的脑海中创造积极的图像,深入体会“未来”这部电影。你越想着一切都会顺利,你的想法就越可能成真。潜意识会是你强大的盟友,尽一切可能向你证明这个想象能成为现实。

7.有意识地感受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根据五种能力模型,下表总结对比了两种心理策略。

内心世界的维度 无意识的心理策略 有意识的心理策略

认知 忧虑 忧虑

思维 你认为某一消极结果可能并且是很可能会出现。 你有自主意识地认为某一积极结果可能会出现。

感觉 你感受到恐惧、紧张、

不安、惶恐等消极情绪。 你感受到信心、平和与安宁等积极情绪。

续表

内心世界的维度 无意识的心理策略 有意识的心理策略

言语 “这件事不会有好的结果。” “这件事可能有三种积极的结果……”

行动 退缩、手足无措 跃跃欲试、动力

表2-1 应用五种能力模型解决忧虑问题

此外,你可以在下文的实用策略中找到更多摆脱忧虑的方法。

★★★

摆脱忧虑的实用策略

策略1:培养更多的自信和内心的平和

每当事情的结果优于你的预期,你就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比如,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又杞人忧天了。最终结果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糟糕。这意味着,我完全没必要担心,因为大多情况下,事情都比我想象的好得多。”

你要锻炼自己少做无谓的担心,更多地活在当下,更坚定地相信自己。你的忧虑循环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减,因为你会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你所担心的事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出现。

策略2:细致地分析忧虑

请你仔细分析你的忧虑。思考下列问题并写下答案:

①你到底在担心什么?请你详细描述自己所担心的情况。

②你为什么会担心这种情况?你在害怕什么?

③你想保护自己免受什么影响?你想避免什么?

④是什么让你无法相信积极的结果可能会出现?

⑤什么信念能支撑你相信积极的结果比消极的结果更可能会出现?

⑥你可以用什么感觉来代替忧虑?你会更倾向于什么感觉?

⑦你可以用哪些肯定自己的话,让自己感受到想要的感觉?

⑧摆脱忧虑的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又是什么?

通过这种方式,你会意识到自己忧虑时的内心想法,获得清晰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培养新的思想。

策略3:向自己提出更好的问题

在关于语言的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问题的质量可以决定生活的质量。当你心怀忧虑时,你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帮助自己快速摆脱忧虑循环:

①我能否肯定地说,我所担心的消极结果在未来一定会发生?

②消极的结果真的比积极的结果更可能会发生吗?

③事情还有哪五种可能?

④我希望得到哪种结果?

⑤我可以想些什么来终止自己的忧虑?

策略4:设定忧虑期

你可以发挥自身能力,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思想。

设定一个有时间限制、精确计时的忧虑期,如每天下午5点30分到5点45分。当你注意到自己在担心时,就对自己说:“此时此刻,我正心怀忧虑。我现在要将这些想法搁置,等到忧虑期再考虑它们。我会在下午5点30分彻底解决自己的忧虑。”

请你把自己的忧虑写下来,在下午5点30分拿出这份笔记。从那一刻开始,你可以有15分钟的时间彻底沉浸在自己的忧虑中。将自己那颗杞人忧天之心发挥到极致,想象最黑暗的未来场景,将自己的忧虑和消极的事件结果夸大到极致。你很快就会意识到,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忧虑期也会逐渐从你的生活中消失。

策略5:你不是预言家

也许你和许多人一样,喜欢把未来描绘成一场大灾难。但你要意识到,你不是预言家。你无法知道某件事会不会发生。你的大脑之所以倾向于消极看待未来,是因为它害怕未知,害怕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想清楚这一点以后,你会更有把握应对生活中的许多困境。所以,在下一个困境中找到出路,不也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吗?

策略6:使用概率计算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我们的大脑已经掌握了一记妙招,那就是让我们相信,未来的事情会像过去一样发生,一切如旧。但这纯粹是自欺欺人。一件事并不会因为它曾经发生过就具有更高的发生概率。

因此,如果你心怀忧虑,就问问自己:“在0~100%的范围内,这件事的发生概率是多少?”你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确定这一数字,因为许多条件都会影响事情的走向。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假设某件事会出现消极的结果呢?

策略7:三思而后行

你可以养成习惯,在计划开始之前充分发散忧虑思维,三思而后行。具体方法如下:

①拿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下你对计划的所有担忧之处:所有可能的出错点、你所害怕的一切以及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这需要你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不留余地地设想最糟的情况。

②撕掉或烧掉这张纸。

③另找一张纸,参考以下内容,写下一句或几句适合你的肯定语:“我会做到的。”“我已经开始了,一切都会顺利。”“别人能做到,我也可以做到。”

④开始执行你的计划。

⑤如果你又忧虑起来,就拿出这张写有肯定语的纸条,用增强自信的肯定语代替心中的忧虑。

⑥如果你的忧虑继续困扰你,就把它们推迟到下一个忧虑期吧。

继续阅读:第七章 学会做决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