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仪君的气息拂过珍妮的耳边,珍妮脸色微微发烫。孟仪君因为专注,未曾注意。
珍妮点头,轻手轻脚地按照孟仪君的指示为父亲施针。
但她毕竟不太懂中医文化,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竟差点施错了位置,吓得孟仪君差点出了一身冷汗。
“还是我来吧!”一个声音响起。
高景实在放心不下,跟上了孟仪君,出现在房间里。
珍妮有些微微诧异,但毕竟事关父亲,她还是将手中的针交到了高景的手中。
孟仪君来不及与高景多说什么,立马指挥高景行动起来。高景和孟仪君毕竟相识更久,因此更有默契些。
针灸过后,郎怀仁的眉目稍稍松了些。果然有效!
珍妮见状,也松了口气。
孟仪君这才反应过来,她和高景二人如今在珍妮眼里都是男子,他们以男子的身份闯入珍妮的住所,毕竟有些冒昧,于是连忙跟珍妮道歉。
“事急从权,冒昧闯入,还请珍妮小姐见谅。”孟仪君冲珍妮行礼致歉。
“不用这么见外,我理解的。”珍妮说道。
孟仪君这才注意到珍妮脸颊红晕,眼神略含羞意,突然想起此前为了应对“隔墙有耳”,在郎怀仁面前说起要追求珍妮的事情。
她忍不住咳了两声,心想,珍妮怕不是真的将她当成男子,芳心暗许了?
“珍妮小姐,此前我在郎先生面前说什么要追求你,都是些浑话。是我无礼,还请你不要往心里去。”孟仪君匆匆解释。
说完后,她便觉十分尴尬,还没等郎怀仁清醒,便带着高景匆匆离去。
珍妮望着孟仪君离去的背影,却更是觉得此人“不同寻常”。
高景听到孟仪君对珍妮的解释,在路上忍不住笑道:
“没想到小姐还挺适合反串的!”
孟仪君没听明白“反串”是个什么意思,但看高景的反应,觉得估计不是什么好词。她板正了脸说道:“不许胡说八道!”
两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便回到了家中。
这段时日以来,在郎怀仁的暗中帮助下,孟仪君将西学中用,阴阳合历,采用了西方分至点测定法,但保留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坐标系——用圭表测量回归年长度,与第谷数据交叉验证。由此建立“双轨制”星表,左侧为《授时历》数据,右侧对应《普鲁士星表》,左右互相验证。
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效果异常地好!
孟仪君虽然手上吃尽了苦头,但望着曾经困扰她的那些误差一个个被划去,心中却满是喜悦。
整理完数据和图纸后,孟仪君取来一张空白的纸,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经星辨”三字。
这三年的付出,终于有了成果,属于她的历法——终于写完了。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而非结束。
朝着孟仪君迎面而来的,就是最难的问题——如何让桐城的百姓接受她的历法。
“这个问题,包在我身上。”高景自信满满地大包大揽。
“当真?”孟仪君笑道。
她虽然知道,高景这些时日来在桐城百姓心中的分量,但单凭高景,真能彻底推翻旧历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从而接受新历吗?孟仪君心中仍在打鼓。
自从高景信心满满地向孟仪君保证那日起,孟仪君本以为高景会有什么大动静。但却不然,高景并没有在百姓面前多说什么,只是往后山移植了不少桃花苗。
正因如此,孟仪君也已不把高景的承诺放在心中。
但某日,高景突然跟孟仪君表示道:“时机已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什么东风?”孟仪君疑惑道。
“放心吧,我给桐城的百姓“洗脑”得差不多了。只等今夜这东风一过,我保准儿,桐城的人都会用你的新历法。”高景拍着胸脯,自信说道。
高景越说,孟仪君越糊涂,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是夜,高景召集了全城的百姓,围在他的桃花林前,在众人面前说道:
“各位,虽是寒冬腊月,但美景却不应辜负。桃花开得甚好,因此特别召集各位来赏花!”
“桃花真能在腊月开花?嘉禾公,你不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吧?”有人说道。
人们是看在高景的面子上,这才在冬日夜晚出门,以为是什么要紧事,没想到竟是让她们赏花?
四季有时,桃花应在春日绽放,如何能在腊月开花?众人皆觉得高景这次定然是在说笑。但来都来了,大家也着实好奇,便只好强忍着困意和寒意等着。
乌雅也在众人的行列里。高景自然没有邀请他,但城里有什么大动静,也逃不过他们队伍的眼睛。
知道高景竟然夜晚召集百姓,乌雅定然是要来一观的。但没想到,这厮竟然让大家晚上来赏花,顿时觉得荒唐无比。他走到孟仪君身边,调侃道:
“你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会只是没事找事,戏耍大家一番吧?”
孟仪君斜眼看了乌雅一眼,最后说道:
“我也不知,你等着瞧便是了,何必如此多话?”
孟仪君虽然不知高景的计划,但她的直觉表示,高景一定有自己的计划。她应该支持高景,等到最后,
等到了后半夜,众人又冷又困,许多人口中已开始有些怨言,正当大家准备走的时候,突然有人指着树木说道:
“桃花开了!”
一瞬间,桃花竟全都绽放了!
寒冬腊月里,竟有难见的春色!
“如此美景,当真不负等待!”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此刻觉得所忍受的寒意困意都值了。
“嘉禾公,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能让植物不按照时令节气开花?”有人不禁询问道。
“并非我有神力,或是神机妙算。这都要感谢一个人?”高景神秘兮兮地说道。
“是谁?”有人适时捧哏。
“多亏了孟姑娘推算的新历吉时,这才能在现下时节使得桃树开花。”高景回头,冲孟仪微微一鞠,以表感谢。
“嘉禾公先前在给我们上农学课时,便提及过孟姑娘的新历。当时我们还不信,没想到竟真的如此神奇!”
在这等奇观面前,众人心服口服。加上高景之前潜移默化的洗脑,桐城人终于敞开心扉,接纳了孟仪君口中的“新历”。
“孟姑娘,真乃神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