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袖底暖意温未散 女红新学备生辰
霆雨1632025-10-18 08:002,519

  月华如水,静静流淌过尚书府的亭台楼阁,夜已深沉。然而,林星曳躺在锦被中,辗转反侧,毫无睡意。一双明眸在黑暗中亮得惊人。

  今日宫宴的一幕幕,如同走马灯般在她脑海中反复重现。那恢宏瑰丽的宫殿,那威仪天成的皇帝与沉静坚韧的皇后,那些在酒楼时常听到官场大人物、还有那珠光宝气的诰命夫人们……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新奇,心潮久久难以平复。

  但最让她心绪起伏、如同揣了只小鹿般砰砰乱撞的,却是……却是那只骤然握住她右手的、温热而有力的手掌。

  “原来…他并非全然是块冷玉……”林星曳将发烫的脸颊埋进柔软的枕头里,心中又是羞涩又是莫名的欣喜。她忽然觉得,这桩冰冷无奈的婚姻,似乎也并非全无光亮照进的可能。

  一个强烈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她要做些什么,与薛琰再近一些。至少,不要再像现在这般,比陌生人还要疏离。

  她回忆着出嫁前,调教她宋嬷嬷告知的,关于薛琰的种种信息。“己未癸酉癸未丁巳”这几个字清晰地跃入脑海——那是薛琰的生辰八字!

  林星曳心中飞快地默算了一下,眼眸倏地睁大:十五日后,便是薛琰的生辰!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她要亲自为薛琰操办一场生辰宴,不需大张旗鼓,或许就在这小院里,备上几样他可能喜欢的精致小菜,安静地为他庆祝。

  思绪及此,她又猛地想起今日宫宴上,那位爽朗的吏部侍郎夫人曾拉着她的手,半是打趣半是认真地“传授”经验:“……妹妹这般品貌,何愁抓不住夫君的心?听姐姐一句,这男人的心啊,有时也得靠些小巧思。譬如你亲手为他做一条腰带,‘腰带’即‘缠住’之意,寓意好得很哩!保管让他走到哪儿都念着你的好……”

  当时听得林星曳耳根发热,羞赧不已,只当是夫人们的玩笑话。此刻想来,却觉得这话竟有几分道理。纵然薛琰清高,不慕俗物,但一份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总归是不同的吧?

  想到这里,林星曳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她强迫自己闭上眼,心中默念着“腰带、酒宴……”,终于在纷乱的思绪和隐隐的期待中,昏昏睡去。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星曳便醒了,眼底虽有淡淡青影,精神却异常焕发。她唤来柚禾,第一件事便是吩咐:“柚禾,快去帮我寻一位手艺好的女红师傅来!”

  柚禾见自家姑娘昨日还因宫宴劳顿略显疲惫,今日却突然容光焕发,精神满,虽不明就里,但心中大为宽慰,连忙应声去办。

  自此,林星曳的生活仿佛注入了新的动力。白日里,她依旧雷打不动地去临江楼处理事务,一到傍晚回府,她便迫不及待地扎进房间里,对着请来的女红师傅,一针一线地学起刺绣来。从最简单的穿针引线,到勾勒复杂的花纹图案,她学得极其认真专注。

  柚禾在一旁看着,既为姑娘的振作感到高兴,又忍不住心疼。她瞧着林星曳有时在灯下熬到深夜,手指被针尖扎出细小的血珠,却只是放在唇边轻轻吮一下,便又拿起针线,嘴角还带着浅浅的、满足的笑意。

  “姑娘,您这又是何苦呢?白日忙酒楼,晚上还做这个,仔细伤了眼睛累坏了身子。”柚禾忍不住劝道。

  林星曳却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将绣绷举到柚禾面前,“柚禾你看,这云纹是不是比昨日绣得齐整了些?这颜色配得可好?”她一点也不觉得累,只觉得每完成一小片图案,每想象着薛琰收到礼物时可能,哪怕只是一丝丝的动容,心中便充满了甜意和希望。

  -——————————

  八月二十九,薛琰生辰的前一日,天刚破晓,林星曳起得比平日更早了些,心绪也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与隐隐的紧张。她并未急着去临江楼,而是先绕道去了府中的小厨房。

  厨房里的管事和婆子们见少夫人这么早亲自过来,都有些意外,连忙躬身问安。“明日要用的食材,可都备齐了?”林星曳声音温和,目光却仔细地扫过厨房角落堆放着的各色物料。

  管事妈妈赶紧递上单子,一一指给她看:“回少夫人,都按您前儿吩咐的备下了。今早刚送来的活蹦乱跳的青蟹、最肥美的秋鲥鱼、还有上好的腊肠、时令菜蔬……连您特意交代要的陈年花雕,也开坛备好了。”

  林星曳亲自查看了那几只被草绳捆扎得结结实实、犹自吐着泡沫的青蟹,又看了看水盆里鳞片闪着银光的鲥鱼,确认都十分新鲜,这才稍稍安心。她脑海中已经盘算好了明日的菜单:蟹粉狮子头是必不可少的。虽不及父亲手艺,但她想尽力还原那份心意,清蒸鲥鱼取其鲜嫩,再配几样清爽时蔬和一道暖胃的羹汤,应该能合他的口味吧?

  仔细叮嘱了厨房明日几道菜的火候和注意事项后,林星曳这才带着柚禾,匆匆赶往临江楼。一整日,她处理起酒楼事务来似乎格外有效率,心中却始终惦记着傍晚回府后最重要的一件事——亲自去邀请薛琰。

  酉时末,林星曳回到薛府。她没先回自己院子,而是径直去了薛琰独居的听竹院。院门虚掩着,里面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她试探着唤了一声:“公子在吗?”无人应答。

  看来是还没回来。林星曳略感失望,正踌躇间,忽然想起一人——薛琰的陪读周勉。周勉常在府中,或许知道薛琰的去向。

  她转身向周勉平日处理事务的西厢书房走去。果然,周勉正在灯下整理书卷。见林星曳到来,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起身恭敬行礼:“少夫人。”

  林星曳因出嫁前曾向周勉请教过一些京城礼仪,对他一直以“先生”相称,此刻也微微颔首回礼:“周先生不必多礼。冒昧打扰,是想请问……可知公子何时回府?”

  周勉态度谦恭,回答道:“回少夫人,公子近几日下朝后,常与杜蘅杜公子在一处。杜公子为修撰《山海集》,正在请教公子一些关乎佛郎机语译注的疑难,故而近日都住在那里。此刻……想必仍在杜公子处或翰林院值房。”

  林星曳闻言,心中了然,却也有一丝失落。她沉吟片刻,还是开口道:“原来如此。有劳周先生,若见到公子,烦请转告他,明日……明日是他的生辰,家中备了些薄酒小菜,望他明日能早些回府用晚膳。”她语气温和,带着不易察觉的期盼。薛琰身边的随从她并不熟悉,托付给周勉是最稳妥的选择。

  周勉立刻躬身应道:“少夫人放心,周勉一定带到。”他答应得干脆,心中却不由自主地“咯噔”一下,往年老爷薛宴也不是没为公子张罗过生辰,但公子素来不喜这种刻板的家宴形式,每每都是借口推脱,或是与杜蘅等三五知己去临江楼等地方摆酒畅谈,或是干脆策马出城,寻个清静处游览散心。

  这话即便带到了,公子明日是否愿意回来,实在是个未知之数。

  林星曳并未察觉周勉心中的波澜,听他答应,便感激地笑了笑:“有劳周先生了。”说罢,便带着柚禾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渐浓的廊道中。

  

继续阅读:34. 锦带初温盼开宴 相知复现触寒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浮盏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