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商弦谈笑妒心起 鸾镜秋水诉寒盟
霆雨1632025-10-09 07:002,876

  这宫宴已渐到尾声,薛琰与几位翰林院同僚站在一处,看似谈论着经史策论或朝中时事,但眼角的余光却总是不自觉地瞥向女眷们聚集的方向。

  这是他第一次带林星曳出席宫廷场合,心中难免担忧她露怯、失仪。然而,几次望去,林星曳并未瑟缩于一角,反而置身于几位衣着华丽的命妇之中,唇角含着浅笑,姿态从容,毫无怯场之色。

  薛琰心中稍安,下意识地借着斟酒的工夫,向那边挪近了几步,侧耳细听。

  

  只听林星曳声音清婉,语气却极为热络:“……夫人您过誉了,临江楼不过景致别致些,听说您府上的花园,是专门从江南请师父在打理。改日若得了空,定要向您请教这侍弄花草的雅趣。”

  另一位夫人笑道:“薛夫人可真会说话。听闻你那临江楼,如今可是京城第一风雅地,连徐文渊先生都赠了诗的?”

  林星曳谦逊一笑:“那是徐老先生抬爱。不过楼里近日倒是请了‘锦云班’来唱堂会,唱的便是《牡丹亭》。我记得王夫人您是最爱听这出戏的,若得闲,不妨来坐坐,定然给您留最好的雅间。”

  她话语流转,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向了临江楼,几位夫人被她捧得舒坦,又被勾起了兴趣,纷纷笑着应和。

  

  薛琰听着,方才那点安心瞬间消失无踪,一股莫名的堵闷之气涌上心头。原来她竟是这般巧言令色、曲意逢迎!将那些商场上的吹捧手段、招揽生意的心思,全然用到了这宫宴之上,周旋于这些贵妇之间!

  果然……商贾本性。他蹙了蹙眉,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酒杯,只觉得方才饮下的御酒也变得有些涩口。

  

  正当他心中愠怒难以排遣之时,只见杜蘅端着酒杯笑意盈盈地走了过来。

  "砚修,你可让我好找!”杜蘅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目光转向林星曳的方向,语气真诚地说道,“我正想寻林老板当面道声谢呢!家中小弟前日忽染急症,高热不退,太医看了几回也不见大好。昨日林老板听闻后,送来了一药方,没想到一剂下去,当晚热度便退了!”

  薛琰闻言,猛地一怔,下意识地看向林星曳。她竟还做了这事?他完全不知情,但只能暂压下心中复杂的情绪,带着杜蘅走向女眷那边。

  林星曳见薛琰和杜蘅一同过来,微微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复常态,与杜蘅见礼。杜蘅不等寒暄完毕,便对着林星曳深深一揖,将感激之情又说了一遍,言辞恳切。

  林星曳忙侧身避礼,柔声道:“杜公子太客气了。不过举手之劳,令弟安然无恙便是最好的消息。”她顿了顿,解释道,“那药方也是巧合,是前些时日一位……一位效力于北边军营的朋友所赠,说是对退热有奇效。我见令弟症状相似,便冒昧献上。没想到果真派上了用场,我也甚是开心。”

  杜蘅的感激溢于言表,林星曳的回应也大方坦然。

  

  然而,站在一旁的薛琰,看着眼前这一幕——听着她提及那不知名的“北方军营朋友”,想到她方才对贵妇们的巧言招揽——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那股方才被压下去的堵闷之气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愈发汹涌,在他胸腔里灼灼燃烧。

  他猛地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那辛辣的滋味,却丝毫压不住心头的烦躁。

  

  -—————————

  中秋宫宴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华丽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而规律的声响,驶向尚书府。

  车厢内,一片沉寂,薛琰和林星曳各坐一侧。薛琰微阖着眼,靠在车壁上,脸色在昏暗晃动的车厢光线里,显得有些晦暗难明,紧抿的唇角透着一丝未散的郁气。

  林星曳见他面色不佳,思索片刻,还是轻声开口:“公子可是累了?”

  薛琰眼皮都未抬,只从喉间发出一声极淡的、近乎敷衍的回应:“无妨。”

  

  林星曳被他这冷淡的态度一噎,后续的关怀话语便都堵在了喉间。她默默收回目光,也靠向车壁,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响起宴席间,那位与她交谈甚欢、性子却有些心直口快的李侍郎夫人所说的话:

  “……要我说呀,薛少夫人您这大方的性子,真是比那位周小姐强多了,水灵又明事理,更配薛公子这样的人中龙凤!”

  当时话一出口,那位夫人似乎立刻意识到失言,忙用团扇掩了掩口,讪讪地找补了几句天气之类的闲话便借故走开了。林星曳当时心中存疑,后来私下向另一位相熟的夫人旁敲侧击,才隐约得知,那位“周小姐”,竟是礼部尚书家的千金。

  据闻那位周小姐容貌娇美,有“鲜花着锦”之貌,自小被精心养在深闺,却极爱读书,胸有丘壑,因不满闺阁束缚,时常胆大包天地扮作男装,混入士子聚集的书斋茶舍,与人评点时事政论,言辞犀利,见解不凡。

  正是这份与众不同的胆识与才情,吸引了当时同样心高气傲、才华横溢的薛琰。二人曾有过一段惺惺相惜、渐生情愫的时光,京城圈子里几乎人人都以为这对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然而,谁也没料到,一纸突如其来的赐婚,彻底斩断了这段可能的美好姻缘。她林星曳,成了阻断薛琰与心上人的那道冰冷屏障。

  想到此处,林星曳心中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酸楚与涩然。原来如此……难怪他对自己始终冷若冰霜,是因为自己毁了他原本期待的良缘吗?

  车轮不断吱吱地响,车厢内的沉默几乎令人窒息。林星曳想说点什么,于是深吸一口气,轻声问道:“公子,今日宴上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位蓄着美髯的公卿,不知是哪位大人?还有他身旁的那位夫人,气度很是雍容……”

  薛琰闻言,睁开眼,瞥了她一眼,眼神依旧没什么温度,但似乎对她的提问并不反感。他沉默了片刻,还是开口,语气平淡无波,如同陈述公文般答道:“那是吏部赵尚书及其夫人。赵尚书身旁着绛紫袍者,乃御史大夫王大人……”

  他有问必答,将宴会上那些重要的官员及其家眷的身份、关系,甚至一些无伤大雅的背景,都简洁清晰地告诉了林星曳。林星曳听得认真,默默记在心里,这对她日后经营临江楼、应对各方关系大有裨益。

  

  问完官员,林星曳犹豫了一下,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轻声问道:“那……陛下与皇后娘娘……看上去感情甚笃......”

  提到帝后,薛琰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什么。车厢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车轮辘辘前行。半晌,他才压低了些声音,仿佛怕被车外人听去一般,缓缓道:“皇后娘娘……原是抚州通判平镜之女。”

  他言简意赅地讲述了那段往事:陛下当年被贬抚州,因“活民税法”激起的民怨而遭暴民围堵殴打,是平镜及时平息乱局救驾。陛下伤重治疗时,平小姐前去送药方,正撞见陛下忍受缝针之痛却一声不吭的坚毅模样,心生敬佩,此后常借送药之机照料,二人于微末困顿之中渐生情愫。后平通判病逝,孝期过后,陛下便娶了她,并有了今日所见的小皇子。

  “陛下初登基时,曾有礼官觉得皇后出身不高,让皇后另改族谱,陛下大怒将其革职!陛下今日之举,意在昭告天下,皇后与皇子,地位稳固,无人可撼。”薛琰最后总结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林星曳听得入神,不禁轻声感叹:“原来如此……患难相守,不离不弃,陛下与娘娘之情,实在令人动容。”她的语气中充满了真诚的钦羡。能得帝王如此真心相护,何其难得。

  

  然而,这话听在薛琰耳中,却似乎变了味道。他眸光微动,瞥了林星曳一眼,心中莫名生出一丝怪异的感觉。她这是在借帝后的鹣鲽情深,来暗示自己对她过于冷淡苛待了吗?

  一股莫名的烦躁再次涌起。他如今一心扑在秋闱备考之上,实在无心也无力去应付这些儿女情长、夫妻纠葛。更何况,这婚姻本就非他所愿。

  于是,他刚刚缓和些的脸色又沉了下去,语气重新变得冷硬起来,带着一种刻意的疏远:“帝后之事,非我等臣子可妄加评议。今日乏了,回去早些歇息吧。”

  说完,他便彻底闭上眼,不再言语,将林星曳还未出口的感慨和或许存在的、细微的试探,全部隔绝在外。

  

继续阅读:33. 袖底暖意温未散 女红新学备生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浮盏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